心得一二_【中医宝典】

...不能推广应用另一原因,是分左右手寸关尺三部九候。我曾欲脉象仪研究课题负责人李枝教授合作,验证胸痹“阳微阴弦”冠心病临床关系,李枝教授无奈地摊开双手,“我们脉象仪只有一个点,力难胜任。”再者,该脉象仪课题进行时,请了几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73.html

人迎气口实用价值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比较诊脉辨证方法:衡量二脉象协调与否,用以测定人体阴与阳,脏腑,表里相对而又统一动态变化情况,来诊断疾病。 人迎在头,气口在手,虽然部位不同,但全身道属于一个系统,所以二脉搏动节律脉率,起伏往来,步调一致,《灵枢·禁服篇》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5.html

尺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寸脉候心,关脉候肝,尺候肾;右手寸脉侯肺,关脉候脾胃,尺候命门。总的来说是“上寸脉以候上(躯体上部),下尺以侯下(躯体下部)”原则。此外,还要结合浮沉等不同切按方法,从各个方面比较以求得正确脉象,进而结合分析,才能得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cunguanchi-1252.html

学相关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内经》色相提并论说法。《内经》以经,以色诊络例子很多,不再例举,后世虽然色分论,各以切诊望诊分别专门论述,但两者关系还是相当密切,色所以有直接关系,在中医属于经铬范畴,按现代医学之生理解剖知识,则循环系统中动脉静脉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96.html

手诊能代替吗?_【中医宝典】

...参:在中医诊断学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望诊问诊合参,才能体现它更高价值,而且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参照中医辨证分型(阴阳虚实寒热表里)等,这样在治疗是才能有较好效果,单独把手诊孤立起来,搞偏面的宣传和夸大,不利于手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71.html

方法和意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痛否,以辨脏腑之虚实,沉积之何如。" 叩击法有直接叩击法和间接叩击法两种。 按时应注意:1必须根据疾病不同部位,选择适当体位和方法。2医生举止要稳重大方,态度要严肃认真,手法要轻巧柔和,避免突然暴力或冷手按。3注意争取病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0.html

单手诊脉是最大误区_【中医宝典】

...回或止有至数为代。拙见认为,微系察指下之力,散是察指下之形。故微促结代脉不能混为一谈。除此之外,笔者还有一个观点,即“单手诊脉”系最大误区。 余幼承衣钵,记得先父教学诊脉时,明确指出:寸口时,要用左手去诊病员右手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258.html

华氏一神奇诊断学_【中医宝典】

...整体,任何一个脏腑器官出了毛病必然会影响到其他组织和器官生理功能异常,继而 影响到全身生理变化异常,而这样异常生理变化就会在人体体表或活动中表现出来,经验多大夫就能通过出现异常表现来判断病人哪里生了病! 华化是专门从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4.html

误区_【中医宝典】

...或虚;脉搏频率,以分迟脉和数;脉搏紧张度,以分弦或缓;脉搏均匀度,以分促脉结脉代脉或微;脉搏流利度来分滑脉或涩;脉搏长度以分长和短及脉搏宽度以分大和细虽精深,但其结果还需要同其他三合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907.html

新药概念分类_《医院药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组成者)。第四类: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中成药。第五类:增加适应症中成药。上面所列“中药材人共制成品”系批用人工合成培养发酵等方法配制原中药材性能和相仿产品,如人工麝香人工牛黄,而不是指用提取或合成方法中药材中的某一...

http://qihuangzhishu.com/1014/422.htm

共找到1,095,0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