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相反证_《脉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春三月木王,肝治,当先至,心脉次之,肺次之,肾次之。此为四时王相顺也。到六月土王,脾当先至而反不至,反得肾,此为肾反脾也,七十日死。何谓肾反脾?夏,火王,心脉当先至,肺次之,而反得肾,是谓肾反脾。期五月、六月,忌丙丁。脾反...

http://qihuangzhishu.com/111/34.htm

四时_《史载之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眇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中脾无善,止见恶,盖脾以和缓为主。故四时虽不同,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营,皆要有脾,若脾不见,便是五脏真见,真脉见者死,所以脾无善者,谓其常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zaizhifang/836-4-1.html

以现代科技研究四时脉象变化规律_【中医宝典】

...把人看成是宇宙的组成部分,人体生命与宇宙自然互通互动。 五脏脉象与四时相应 《素问·要精微论》曰:“夫者,血之府也”,这是古人对于的认识。“脉象”是中医对人体体表动脉搏动的外在表现的感悟,并通过这种感悟,反应出中医对人体气血及脏腑功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748.html

四时五脏_《医碥》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两旁虚,(虚犹散也。惟两旁散,而中央不散,与上所谓去散者异矣。而中央曰坚,则亦非但收敛而已,亦与来急异也。)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冬如营。(如营垒之固也,内守意。)冬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藏也。故其...

http://qihuangzhishu.com/603/202.htm

参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参指在辨证过程中,把脉象和证候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综合、推断病情的方法。 【参】 在辨证过程中,把脉象和证候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综合、推断病情的方法。一般来说,证一致为顺,证相反为逆。例如外感证(阳证)见浮(阳脉)、脾虚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28.html

参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色参为在辨证过程中,把脉象和病色的变化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综合、推断病情的方法。 【色参】 在辨证过程中,把脉象和病色的变化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综合、推断病情的方法。一般来说,色表现一致为顺,色表现不一致为逆。例如:患者面赤唇红、...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62.html

河图洛书_《诀乳海》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凡为医者.必察乎色之吉凶欲察色之吉凶.必察乎五行生克.欲察五行之生克.必观乎河图洛书之理数.夫海藏王氏者.乃医之翘楚也.述其师东垣老人之元奥.而着为一书.曰此事难知.首载医之可法者十人.其中有箕子之洪范.与叔和之诀.则知叔和之诀....

http://qihuangzhishu.com/928/55.htm

小议四时平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经云:“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说明了中医学是建立在天文、地理、气候等自然科学基础上的。无论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都与大自然有密切关系。仅就诊而论,脉象就会随四时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脉象,出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333.html

四时之刺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变。鼽音求。)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输,(《灵枢·寒热病篇》。春夏之取,与前四时气篇、水热穴论皆同。秋取气口者,手太阴肺应秋金也。冬取经输者,经穴通藏气,藏主冬也。)凡此四时,各以时为齐。(齐义见下文。)络脉治皮肤,分腠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25-2.html

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五输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入为。”意为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入大海。穴多分布在肘、膝关节附近。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难经·六十八难...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12.htm

共找到134,1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