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 可用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或口服唑类药,如酮康唑及伊曲康唑。本病疗程很长,两性霉素B的总量至少要达2g,唑类药如酮康唑要用200mg,2次/d,持续1年,但应定期检查肝脏功能。应定期做临床及真菌随访。最好在治疗前和治疗中作体外药物...
...(一)治疗 较严重的感染,应注意卧床休息,并采用支持疗法以利于痊愈。 1.系统治疗 适用于播散性病变、慢性空洞性病变、黏膜皮肤或系统性感染者,直到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血和骨髓真菌培养转阴。 (1)两性霉素B:目前作为中、重度感染的首选药物...
...因固醇激素的分子小(分子量仅为300左右)、呈脂溶性,因此可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在进入细胞之后,经过两个步骤影响基因表面而发挥作用,故把此种作用机制称为二步作用原理,或称为基因表达学说。第一步是激素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
...潜伏期9~14天。 1.急性型 大多数正常人感染后不出现症状,少数(儿童居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等上呼吸道感染或流感样症状。部分可出现关节痛-结节红斑-多形红斑综合征,约持续1周。肺部体征甚少。胸片可无异常,亦可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结节状...
...主要措施: 1.3%甲醛用于污染区消毒。 2.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诊断 诊断依据: 1.肝脾肿大。 2.有或无神经系统损害或眼底樱桃红斑。 3.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有空泡。 4.骨髓可找到泡沫细胞。 5.X线肺部呈粟粒样或网状浸润。 6.有条件可作神经鞘磷脂酶活性测定,尿神经鞘磷脂排泄量及肝、脾...
...穿入(Penetration)是指病毒核酸或感染性核衣壳穿过细胞进入胞浆,开始病毒感染的细胞内期。主要有三种方式:(1)融合(Fusion),在细胞膜表面病毒囊膜与细胞膜融合,病毒的核衣壳进入胞浆。副粘病毒以融合方式进入,如麻疹病毒、...
...大部分瘤细胞胞浆呈胰岛素阳性反应。有些肿瘤患者不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血液生化测定可发现轻度血糖降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多呈阴性反应或数量不等的散在阳性细胞。此瘤少数(约5%)可为恶性,常规染色难以根据细胞形态判断其生物学行为,而是根据其有无...
...CD19是一种属于Ig超家族成员、分子量为95kDa的穿膜糖蛋白,分布于B细胞表面,其相应的生理性配体尚不清楚。CD19与B细胞活化和信号的转导有关:(1)CD19单克隆抗体可诱导胞浆内多种底物迅速发生磷酸化;(2)CD19胞浆区可被一种...
...棕褐色,可见散在出血灶。 光镜下表现为高度恶性肉瘤图像,瘤细胞呈弥漫性或不规则巢状排列,特征性表现是含丰富嗜酸性胞浆的大多角形细胞,泡状核,核仁明显,呈“猫头鹰眼样”。部分核偏位,大部分胞浆内见透明、淡嗜伊红的球形包涵体,PAS阳性。电镜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