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俞_人体背部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最长肌;有第五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五或第六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五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心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左右约1.5寸详见此背部穴位图相关...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171.html

手阳明大肠经左右四十二_《经汇解》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入耳合于宗脉.气府论云手阳明脉气所发者二十二鼻空外廉项上各二次注谓迎香扶突二大迎骨空各一.大迎名也.柱骨之会各一谓天鼎二 骨之会各一.谓肩 二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各六俞.谓三里阳溪合谷三间二间商阳六也....

http://qihuangzhishu.com/912/59.htm

面第三左右_《针灸资生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面第三左右阳白二在眉上一寸.直目瞳子.灸三壮.针入二分.承泣二.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陷中.禁针.针之令人目乌色.可灸三壮.炷如大麦.忌肉日加长.如桃大.至三十日定.不见物妨.或如五升许大.铜人云、此可灸三壮.禁针.针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zishengjing/660-4-7.html

陶道_人体背部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相关网页“治疗痔瘘、痔核、裂痔”。此外,此还可配合其他穴位用来治疗颈部、肩部,以及相关的内脏病症。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陶道 Táo dàoDU13 【穴位取穴法】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147.html

前发际旁_《经汇解》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前发际旁神庭甲乙一名发际.本事发际直鼻甲乙禁刺甲乙按外台秘要方.本事方.资生经.圣济总录.并作入发际五分.诸书从之.千金翼方.说曰.入发际一分.东医宝鉴曰.额前.皆拘矣.类经有发高者发际是.发低者.加二三分之说...

http://qihuangzhishu.com/912/8.htm

膺部第二左右一十二_《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1. 府∶二在巨骨下,璇玑傍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治咳逆上喘,呕吐胸满,不得饮食。可灸五壮,针入三分。2.或中∶二在 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咳逆喘不能食饮。针入四分,可灸五壮。3.神藏...

http://qihuangzhishu.com/716/98.htm

腹部第三左右二十四_《金针秘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不容∶二在幽门两傍各一寸五分,去任脉二寸,直四肋端,足阳明脉气所发。治腹满 癖,不嗜食,腹虚鸣,呕吐,胸背相痛,喘咳口干,痰癖,胁下痛,疝瘕。针入五分,可灸五壮。2.承满∶二在不容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治肠鸣腹胀,上喘气逆,...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zhenmichuan/716-16-3.html

膺俞第四左右十二_《针灸资生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膺俞第四左右十二云门二.在巨骨下侠气户旁各二寸陷中.灸五壮.针三分.刺深使人气逆.不宜深刺.明云、云门在巨骨下.气户两旁各二寸陷中.动脉应手.举臂取之.山眺经云、在人迎下第二骨间.相去二寸三分.通灸禁针.甲乙云、灸五壮.针七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zishengjing/660-4-18.html

背部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中行十四:大椎 陶道 身柱 神道 灵台 至阳 筋缩 中枢 脊中 悬枢 命门 阳关 腰俞 长强俱督脉两旁第二左右十四:大杼 风门 肺俞 厥阴俞 心俞 膈俞 肝俞 胆俞 脾俞 胃俞 三焦俞 肾俞 大肠俞 小肠俞 膀胱俞 中膂俞 ...

http://qihuangzhishu.com/337/2132.htm

前头面颈诸行列_《刺灸心法要诀》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头部顶中 中行∶百会属督脉头部前 中行∶神庭 上星 囟会 前顶俱属督脉两旁第二左右∶曲差 五处 承光 通天俱足太阳穴两旁第三左右∶临泣 目窗 正营俱足少阳正面部 中行∶素 水沟 兑端 ...

http://qihuangzhishu.com/772/42.htm

共找到389,2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