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内完成,故又称为实验诊断学。医学检验学至少包括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临床血液学和临床基检验学五个分支学科。前四个与国外一致,而临床基础检验学则是我国根据国内传统习惯命名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所包括每位从事医学检验学专业...
...一、遗传学机制 Brugada综合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研究认为编码钠电流、瞬时外向钾电流(Ito)、ATP依赖的钾电流、钙-钠交换电流等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都可能是Brugada综合症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998年Chen等最早证实...
...无控制生长,并最终导致肿瘤发生。因此,有人认为,肿瘤是一种遗传病,可称为体细胞遗传病,因在其发生发中基因及基因异常起着重要作用。已知一些肿瘤是按照孟德尔方式遗传的,而在另一些肿瘤中遗传的“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发挥作用;还有一些肿瘤是由于...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是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准备和酝酿阶段。在这一阶段产生了两点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的重大突破。确定了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物质基础。19世纪末Buchner兄弟证明酵母无细胞提取液能使糖发酵产生酒精,第一次提出酶(...
...解链温度(Tm),Tm值的大小与核酸分子大小和G+C所占总碱基数的百分比成正相关。变性的DNA单链在适当条件下又能恢复双螺旋结构,即复性作用。不同来源的变性核酸一起复性,则可能发生杂交,杂交是许多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础。双螺旋DNA进一步扭曲而...
...在第十五届世界药理学大会上,设在新加坡的诺华热带疾病研究所,以大会壁报的形式,介绍了以登革热病毒NS3蛋白酶为定向靶标的新药开发进展。这些进展表明,多项突破性成果为早日完成治疗登革热的高效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科研基础,相关论文已经发表在...
...解链温度(Tm),Tm值的大小与核酸分子大小和G+C所占总碱基数的百分比成正相关。变性的DNA单链在适当条件下又能恢复双螺旋结构,即复性作用。不同来源的变性核酸一起复性,则可能发生杂交,杂交是许多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础。双螺旋DNA进一步扭曲而...
...70年代后,以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作为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涂认识生命本质并能主动改造生命的新时期开始。其间的重大成就包括:1 重组DNA技术的建立和发展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发展的积累使得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成为必然。1967-1970年R....
...邪气相犯,若感受六淫邪毒,直中脑窍或邪气客于上焦,气化不利,经脉不通,瘀血、瘀浊内停,内外全邪,上犯于脑,并留结而成块,发为脑瘤。 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有两类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类是肿瘤基因,另一类是抗肿瘤基因。抗肿瘤基因...
...自从1983年Marshall和Wsrren报道从人胃粘膜活体标本中成功的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初步显示了它在流行病学、分子遗传学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