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外其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鉴于我国为肝病高流行区,且HBV与HCV常重叠感染。由于HCV与HBV有相似的传播途径,因此同时感染这两种病毒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更多见的是在HBV持续性感染的基础上又感染了HCV。为避免漏诊,在肾小球肾炎病人中,...
...加重病情。(二)饮食调养法肾炎患者的饮食应根据病情进行调养,轻症患者合并血浆蛋白降低时,可适当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如鱼类、肉类、蛋类、奶类、豆及豆制品等,同时,还应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重症患者合并尿毒症时,不应吃高蛋白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浮肿明显...
...(一)发病原因 急性肾小球肾炎常于感染后发病。其最常见的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偶见于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及原虫类如疟原虫、血吸虫和病毒。临床上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AGN常见于咽部或皮肤A组β溶血性...
...,血清ASO增高,即可确诊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者,需根据尿液检查及血清补体动态改变作出诊断。因90%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均有低补体血症,所以,血清补体测定可作为评价急性肾炎的第一线检测。 鉴别 1.全身感染性发热疾病 各种感染引起...
...80例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肾活检病理标本进行了研究,其中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10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6例、膜性肾病(MN)1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4例、狼疮性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14例以及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
...血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抗O抗体)滴定度增高。 ③在发病季节用抗生素控制链球菌感染,可减少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 ④肾小球中找到链球菌细胞壁M蛋白抗原。 溶血性链球菌的菌株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常随流行情况而异,有所谓“致肾炎性链球菌”...
...组织检查证实患有晚期肾小球肾炎,并分别在1988~1997年期间接受了肾移植。肾炎的复发仍然是通过活组织检查证实,采用kaplan-meier法对因其复发导致的肾脏异基因移植性衰竭的十年发病率进行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急性及慢性排斥反应等发生率...
...HLA-DR2见于85%以上Ⅰ型患者;而Ⅱ型DR2、MT3及BfF频率增高。 (二)发病机制急进性肾炎根据免疫病理可分为3型,其发病机制各不相同。 1.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的沉积(Ⅰ型) 约30%以上的RPGN患者GBM有线性...
...呈阳性,故应与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相鉴别。后者常有肉眼血尿,而血补体水平在2个月内常恢复正常。本病肉眼血尿在发病后第1年内较为少见,而持续的低补体血症则应怀疑本病。另外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病理常表现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结合病理检查...
...毒品传播。 近10年对HCV感染与肾小球疾患间的关系认识逐渐增多,现认为HCV相关的肾损害主要包括:冷球蛋白血症性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ryoglobulinemic MPGN),非冷球蛋白血症性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