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解释_老子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根源。他在观察社会和自然变化时,又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两方面的对立之中,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政治上他主张“无为”,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回到“小国寡民”的幻境之中。老子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http://hanwen360.com/c/321543.html

老子·道经·第五章评析

...嫌弃,其实这只是人类感情的投射作用。这一见解,表现了老子反对鬼神术数的无神论思想,是值得重视的进步思想。从“无为”推论下去,无神论是符合逻辑的必然结果。他认为天地是无为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只须依照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生长变化,不需任何主宰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4.html

道家思想_道家_【文学360】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时期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用“道”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由汉初开始的。这时,道家也被称为德家。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写过名为《论六家要旨》一文,把秦学派概括为道德、儒、墨、名、法阴阳六家,并阐述了六...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53.html

老子他说》第三章老子薄视时贤_道家_【文学360】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薄视时贤 第三章是将天地自然的法则,引申应用到人世间的治道的发挥...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7.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章评析

...苦闷。其实他唱出的是没落阶级的挽歌。并不是人们不了解他。而是历史抛弃了他。”(《老子新译》)张松如先生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说,“历史却并没有冷落了他。单说先秦时期吧相传春秋时的叔向、墨翟,战国时的魏武侯、颜触,都曾称引过他的话;庄子则颂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3.html

道家思想主张_道家_【文学360】

...相通的以“道”为本,自然无为。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老子提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30.html

老子·道经·第七章评析

...事情看清了再帮一把,反而能够站得住脚。这种思想,有人认为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以无争争,以无私私,以无为为;也有人指责老子学说中多讲诈术,尤其是“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一句,常被人们引用为论据,认为圣人想保住自己的权位,却用了狡诈的方式,耍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8.html

导论_《老子集注》

...执着的信仰,我深知,其主观的目的未必是对老子这个在我看来是中国古代第一哲人的贬低,相反,这种信仰认为,越是将老子局限在抽象的层次理解,就越能提高老子思想的普遍性。 然而这种观点至今在对于老子的研究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此其一。这种观点居然...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79.html

道家的养生思想_道家_【文学360】

...、贵柔、返朴归真 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43.html

老子他说》第十五章老子的“士”的内涵_道家_【文学360】

...深不可识”的境界。 因此老子又说“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一个得道有所成就的人,一般人简直没有办法认识他,也没有办法确定他,因为他已经圆满和谐,无所不通。凡是圆满的事物,站在哪一个角度来看,都是令人肯定的,没有不顺眼的。若是有所形容,...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7.html

共找到484,5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