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十五章:动的哲学_道家_【文学360】

...,一定非溢出来不可。 大家千万注意老子的话,吉事怎样方得长久?有财富如何保持财富?有权利如何保持权利?这就要做到“不欲盈”。曾有一位朋友谈到人之求名,有名有姓就好了,不要再求了,再求也不过一个名,总共两个字或三个字,没有什么道理。 有一...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9.html

老子第五章:风箱式的说话艺术_道家_【文学360】

...,于是误认为动态即是存在,而不承认返有还无的静态也是存在的另一表相。所以:“天地之间,其犹橐囗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囗”,是旧式农业社会用作鼓吹通气的工具,俗话叫做风箱。也就是淮南子本经所说的:“鼓橐吹捶,以销钢铁”的冶炼...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0.html

导论_老子集注

...老子这本书,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历史上对它的解释可以的汗牛充栋。仅仅这个现象就说明这是一本“有趣”的书。 但本文力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即结合政治学的角度重新认识这部古老的作品。作者对于这个挑战当然是有充分的认识。但作者同时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79.html

老子第十章:魂魄精神一担装_道家_【文学360】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的版本,一般习惯,都沿用王弼注的编排,九九八十一章,暗...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9.html

老子第五章:正言若反_道家_【文学360】

...为了重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以及后面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等的一贯涵义,且让我们引用庄子·外篇(月去)箧篇中所的话,便可了解老子当时所以菲薄圣人讥刺仁义,都是为了世间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9.html

老子第六章:人为神的守护人_道家_【文学360】

...话虽这样,可是后世一般修炼玄宗的神仙丹道派的人们,却把老子的“谷神”之说改头换面,拉到道教的黄庭内景经里面,配合上古医学的黄帝内经等原理,把人身的头脑、心脏、小腹等体内的机能,各个派了一个守护的神人,配合天地日月时间空间方位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2.html

老子第二十一章:此精不是那精_道家_【文学360】

...中真相。 然后,老子又形容精神之重要,“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处之“精”,在用法上,几乎已到达佛家所说“不生不灭”的境界。佛经名典楞严经亦云:“心精圆明,含裹十方。”修心养性到此等地步,可以盖天盖地,包容整个宇宙。因此,老子:“其精...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3.html

老子第三章:道家虚心养气的真传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三章:虚心实腹与鼓气 可是在秦汉以后修学神仙丹道的道家方士们,大多都遵守老子的告诫,要极力做到“绝嗜禁欲,所以除累”的功夫,以便具有学仙得道的资格。不过,请注意我所说的“大多”这个概念。当然不包括自认为是黄帝传承的“黄老之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6.html

老子第十章:养气与修心_道家_【文学360】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尽心篇 孟子首先指出养气修心之道,虽爱好其事,但一曝十寒,不能专一修养,只能算是但知有此一善而已。必须要在自己的身心上有了效验,方能生起正信,也可以才算有了证验的信息。由此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0.html

老子第三章:世上无如人欲险_道家_【文学360】

...”是什么?很明显的答案,“欲”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涵义。广义的“欲”,便是生命存在的动力,包括生存和生活的一切需要。狭义的“欲”,一般来说,都是指向男女两性的关系和饮食的需求。 例如代表儒家的孔子,在周易·序卦传便:“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4.html

共找到890,5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