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老年人远离疾病?老人患病后怎样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重阳节,武汉市六医院心血管科干部病房主任沈利亚,提醒患者“是药三分毒”,用药应少而精,每天最好不超过5种。 用药过多惹祸患 60岁的吴爹爹长期患冠心病,并伴房颤、心律失常,多年来一直...
...很多药品说明书上都有“小儿酌减”字样,但许多人却不了解“酌减”规则同样适用于老人。日前,国内一些药学专家纷纷提出,老年人因用药过量而发生药物中毒的情况在国内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医生和病人都习惯于按“常规剂量”开处方和用药。而老人特别是高龄...
...今年的8月7日前后就是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立秋。立秋之后天气就开始一天天变得凉快了,但是古人云:“多事之秋”,所以立秋后我们还要谨防“秋老虎”。 那立秋时节我们应该注意点什么?下面就向大家做详细的立秋养生介绍。 今年的8月7日前后...
...而这些疾病往往会呈现体内有热的某些症状。在一般情况下,服用一些清热药物,对这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关键在于一些老人不懂“过则有害”这一道理。一旦服药见效,就长期服用清热药物。或者在下次患相似疾病时,不论是否因热引起,也沿用原清热的...
...50岁后每增1岁用药量应减 1%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正在进行的一项“上海市中老年人群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上海市54%的中老年人(45岁以上)患有各种慢性疾病,每个月有58%的中老年人会看病,每年有91%的中老年人会服用药物,...
...昏迷。有的药物有毒性,常规剂量毒性不明显,大剂量的药物会使患者中毒。这就需要给老人制作一张“用药提示卡”,写清楚几点几分吃哪一样药,吃几片,叮嘱其过了这个时间点就决不要再吃了。 家庭联系卡 2003年央视春节晚会上,郭达、蔡明主演的《都是亲人...
...会招致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时间应根据病情以及医嘱及时停药或减量,尤其是对于毒性大的药物,更应按“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掌握好用药时间。 五忌生搬硬套。有的老年人看别人用某种药治好某种病便仿效之,忽视了自己的体质及病症差异。 六忌乱用秘方、...
...外面寒冷,屋里暖和,青光眼患者在外出时如果突然经历由“热到寒”的温度变化,很容易诱发急性青光眼。 因为有青光眼的老人,由于身体调节功能差,温度的骤变会造成眼部周围血管的收缩,让眼压波动,原来的病根就会复发。北京友谊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王艳玲...
...由药物过敏所致的发热称为药物热,它常常是药物过敏的最早表现。在易引起药物热的药物中,以抗菌药最常见,其次是水杨酸类、碘剂、苯巴比妥等。那么,如何判断是疾病发热还是药物热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用药史:检查患者是不是使用过可引起药物热的...
...化学反应造成副作用,并且服药前后都不要喝茶。 不需用酒送服的药,就决不用酒送服。 小孩用药要点: 1. 不要随便在药店买药给宝宝,应去医院。 2. 婴幼儿忌用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那霉素、链霉素、吗啡、杜冷丁、安定、安乃静。阿司匹林、扑热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