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良方·自序》云:“治病有五难,辨证、治疾、饮药、处方、别药。”然医者每于临证,又最宜忽视“饮药”之法,而致药之功效难收。 饮药主要包括药物的煎煮和服用方法及煎药所用水质优劣等。疾病能否治愈,决定于医者和药物...
...中医药大剂量用药治疗疑难危重症的新篇章,实为还原经方本源剂量的承前启后之作。2009年,作为首席科学家,仝小林教授承担了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更将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推向了高潮。他和同道们历经两...
...发展,也涌现了一大批经方临床家和研究者。近代较为著名的有胡希恕、陈慎吾、刘渡舟、刘绍武、陈亦人、柯雪帆等。 经方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199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成立,有利地促进了经方学术的发展。经方的基础研究也渐为深入,经方名家的...
...经典、勤于临证。不少名老中医都有自己的“看家书”,甚至能对一些经典名句倒背如流。 该书八个章节中有七章是倾诉作者活用经方心法的理论认识和体会的,隐约可见他对伤寒方证之学的钟爱心情、学习痴情、研讨深情和发凡豪情。用心去学得真传,精心去悟出心法。...
...陶某,女,6岁。 【初诊日期】 2001年5月29日。 【主诉】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2年,咳嗽7天。 【现病史】 患儿1999年7月患麻疹合并肺炎,当时病情较重,住院20余日方获缓解。此后反复呼吸道感染,每月均有1-2次发热、咳嗽,2000...
...最高,1979年、1982年、1985年日本曾有过三次大流行,每次持续6个月。在美国和韩国的一些城市每隔2~4年也流行一次。我国也有川崎病流行,但流行情况未见详细报道。绝大多数患儿年龄在2个月至5岁,但也有成年患者。男女比例1.3~1.5:1...
...各不相同。当时想:要是有按语之类的多好啊!可转念一想,“编者按”之类何尝不是双刃剑?它既能启发读者,也一样能误导人。不加按语,让人自己去思考和借鉴正是“实录”的本旨!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的最佳读者应该是有一定临证阅历的医生,而决非初学者。临证时...
...,嵌入了一个“辨”字,因为有了“辨”字,而使“证”与“方”都有了生命力,也都变成了活棋。其中的魅力能使人思想万千,玩味而无穷。既有医学上的主体,又有哲学上的灵魂,使人叹为稀有。 4、使用“经方”必先立法 中医讲求“理法方药”的规律。必须用“...
...半表半里是病位概念,非独指少阳,而是在此病位有阴证和阳证的不同,即半表半里阳证者为少阳,半表半里阴证者为厥阴。对此,胡希恕、恽铁樵、陈逊斋等都明确论述。 《刘渡舟伤寒临证指要》记载:“当年刘渡舟老师与经方名家陈慎吾先生请教本方的运用时,陈老...
...一个月前,3岁的旺旺突然发烧到39.8℃。当时,奶奶以为旺旺了,赶紧去了基层医院,又吃药又输液持续了一个星期,可高烧仍然不退。于是,爸爸妈妈连夜驱车到儿童医院看急诊。经医生询问、仔细检查,考虑患儿有可能得的是川崎病。年轻的妈妈一听就懵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