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序_伤寒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

http://qihuangzhishu.com/98/2.htm

汤液经法奠定伤寒论基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张仲景伤寒论自序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然其“勤求”、“博采”的是什么呢?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通过考证发现——汤液经法奠定伤寒论基础 □ 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 汉书·艺文志·经方类曰:“汤液经法三十二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552.html

红豆七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

...目录 中华本草红豆七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华本草红豆七 【拼音名】Hón?? Dòu Qī 【别名】通气跌打、风车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莲叶桐科植物大花青藤的根或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ligera ...

http://zhongyaocai360.com/H/hongdouqi.html

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①清·柯琴编注。四卷。书成于1669年。柯氏在编注此书时,贯串了“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的思想,对伤寒论原文逐条逐句地加以研究、校正。编法上的特点是“以证为主分篇汇论,挈其大纲,详其细目。证因类聚,方随证附,...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07.htm

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①清·柯琴编注。四卷。书成于1669年。柯氏在编注此书时,贯串了“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的思想,对伤寒论原文逐条逐句地加以研究、校正。编法上的特点是“以证为主分篇汇论,挈其大纲,详其细目。证因类聚,方随证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17.htm

鹌鹑薏米汤治关节痛_【中医宝典】

...生活中不少老年人为关节痛所困扰,究其原因,一是体内阳气虚衰,不足以抵御外邪的侵袭;二是风寒湿邪入侵人体经络关节。治宜补益正气,祛除风湿。采用鹌鹑薏米汤治疗,往往可获得满意效果。 取鹌鹑两只,杜仲10克,薏苡仁30克,枸杞子50克,赤小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786.html

半表半里最初出现于伤寒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冯世纶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对于半表半里是谁先提出、最早见于何处?历来争议不断,多数人认为是成无己先提出,理由是伤寒论记载是“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而成无己才明确提出“半表半里”。即“半在里半在外”,和“半表半里”不是同一词义。但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734.html

伤寒论金匮要略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伤寒论的研究清代,由于医学理论的发展及训诂学的盛行,伤寒论的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较前代有了新的发展。仅清代前、中期流传至今的伤寒论研究著作在百种以上。首先是明代已显端倪的学术之争,到了清代则更为明朗。主张错简重订或主张...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8.htm

简单制作红豆饭_【中医宝典】

...红豆饭的做法很简单: 材料:糯米300克、大米150克、酒2匙、盐1匙、红豆80克、黑芝麻盐(黑芝麻和盐一起稍微炒一下即成)适量。 做法: 1.先煮豆,让红豆先在大火下滚开一次,然后倒掉开锅的水,加新水600毫升,小火煮,煮到红豆还有一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8424.html

錄_

...记录帝王言行的册籍。隋书·经籍志说:“起居注者,录记人君言行动止之事”。 (2)丁渭茶图:丁渭(966~1037),字谓之,苏州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曾任福建漕使,督造贡茶,创制大龙风团饼。著有北苑三卷。 上篇论 【原文】 色...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6069.html

共找到472,52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