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针疗法:把脐看做表盘,以脐蕊为中心,12点为上方,6点为下方,9点为患者右侧(即肝侧),3点为患者左侧。行针顺序:一看、二摸、三揉、四扎。治疗顺序:先取6点位、再取12点位,两针针柄相连并用医用胶布固定,即心肾相交,打通任脉。根据病情加...
...五掌骨间隙后缘(“中渚”穴直后方);威灵位于第二、三掌骨间隙后缘(即“合谷”穴之尺侧),左右手各2穴。主治病症:卒死,痰壅,气促,气攻,耳鸣,目眩,头痛,小儿急慢惊风,手背红肿疼痛,腕关节炎。备考:《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精灵、威灵,奇...
...外上髁连线中点: 肘髎:在臂外侧,屈肘,曲池上方1寸,当肱骨边缘处。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3)刮拭顺序 先刮肘部的阿是穴、曲池、肘髂,再刮...
...颞骨,可将针退出两分。 印堂穴:两眉头的中间。提捏局部皮肤,向下平刺,直达鼻根部,出现酸胀感。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直刺0.5~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 以上针刺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
...疼痛反应,即表明与其对应的整体上同名部位或器官有病,可在此穴行针刺。治疗选30号0.5~1寸的毫针,沿压痛点最敏感处的第2掌骨拇指侧边缘垂直刺入,进针后轻轻捻转即产生较强的针感并向发病部位传导。留针15~30分钟,日1次,经1~3次治疗全部...
...指第一掌骨基部1厘米处的骨折,多为横行或粉碎骨折。骨折近端受拇长展肌的牵拉,向桡侧背侧移位,骨折远段受拇长屈肌及拇内收肌的牵拉,向掌侧尺侧移位,骨折部呈向背侧桡侧成角畸形(图3-97)。伤后局部肿胀、压痛,拇指对掌外展动作受限。掌指关节及...
...地区在内。这些都可以佐证,壮医针刺疗法起源于原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已较盛行,并传到中原地区。 ...
...1.2寸。手法采用平补平泻,以针感达到前阴部为度。每次间隔5~10分钟加强一次针感,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两组穴中,关元和中极隔日交替使用。在针刺的同时,佐以西医疗法,治愈率可达90%以上。 中医学认为,小儿夜间尿床本在大脑,...
...定位:精灵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间隙后缘(“中渚”穴直后方);威灵位于第二、三掌骨间隙后缘(即“合谷”穴之尺侧),左右手各2穴。主治病症:卒死,痰壅,气促,气攻,耳鸣,目眩,头痛,小儿急慢惊风,手背红肿疼痛,腕关节炎。备考:《针灸孔穴及其...
...发生弹响,且有剧痛。【手穴治法】(一)针刺疗法选穴:鱼际。操作:常规消毒后,用31号1.5寸毫针,针尖向第一掌骨小头掌侧方向进针,深约0.8~1寸,得气后,捻转提插1~2分钟,至患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留针30~60分钟。留针期用一段长约2~...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