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老子道德经校释》

...“忿”。此句在,又见于五十六。旧钞河上本,彼章作“忿”,此章作“纷”。王本于彼章作“分”,据其注,则“分”者“忿”之讹。此章与旧钞河上本同此,王、河两本字亦同。至景龙碑及敦煌本此章之“纷”,皆改为“忿”,此以假借字而还为正字者也。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0.html

第二 壮药学的发展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急用水喷面乃解。"可见壮族人民使用解毒药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民国时编修的广西地方志和有关文献,收载了以前未记载或较少记载的广西特产、多产药物,如桑螵蛸、虎骨、斑蝥、老虎耳、血见飞、大小罗伞、宽筋藤、土人参、土归身、土牛膝、土白术、土黄连、绵姜...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39.html

老子·道经·评析

..."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答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9.html

壮族医药的初步形成与发展(唐宋~民国)_【中医宝典】

...药、骨刮、角疗、灸法、挑针、金针等十余种治疗方法,创造了大量的验方、秘方,发明了丰富多彩的诊疗技术,医学著作及名医随之产生,为壮医的初步形成打下了基础。 第一 壮医理论的萌芽31 第二 壮药学的发展32 三节 方剂学的萌芽34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08.html

名医的涌现(1)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现据文献记载,简介如下: 董奉,字君异,三国时吴国(今福建省福州市西)人,任侯官,后移居广西梧州市。医术高明,擅治内科病。年老时迁居庐山,给人治病不收诊费,嘱家人在后山栽杏树棵,董奉用杏仁换置药物以施救患者,其高尚医德为后人传颂。(《苍梧...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44.html

颤震_【中医宝典】

... 颤震 颤震是指由内伤积损或其他慢性病证致筋脉失荣失控,以头身肢体不自主地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古代亦称.“颤振”或“振掉”。 本病老年人发病较多,男性多于女性,多呈进行性加重。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颤震病人也在增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109.html

壮医对毒药和解毒药的使用及对中毒防治的特色(1)_【中医宝典】

...一、壮医对毒药和解毒药的使用 据文献记载,将壮医使用毒药和解毒药的概况归纳总结如下: (一)毒药 壮族先民很早以前就懂得利用本地出产的毒药制作毒箭,用于狞猎和战争。其所使用的毒药有: (1)焦铜。晋代张华《博物志》曰:"交州夷名曰俚子,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33.html

老子·道经·评析

...,二者的形象十分近似。 在前里,老子集中提出了“道”是宇宙的本原,而且先于天帝而存在;事物都是互相矛盾而存在的,并且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等观点。此外,老子还提出了他自己对社会政治和人生处世的某些基本观点。这些学说无不充满智慧的蕴含。...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2.html

第二壮族民俗特色与壮医药的关系_【中医宝典】

... 还具有解毒的作用。 鼻饮在古越族中流传 , 文献多有记载。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十》对鼻饮的方法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邕州溪峒及钦州村落 , 俗多鼻饮。鼻饮之法 , 以瓢盛少水 , 置盐及山姜汁数滴于水中。瓢则有窍 , 施小管如瓶嘴插诸鼻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92.html

_《老子道德经校释》

...用”,王本题“”,范本题“天地不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1.html

共找到309,8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