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药保护从传统知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_【中医宝典】

...文化,人们对传统医药文化认同感逐渐降低,传统医药知识文化根基存在着消亡危险。 认识到保护传统医药等传统知识迫切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00年成立了“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传说政府间委员会”IGC,IGC是一个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703.html

第二节壮族民俗特色与医药关系_【中医宝典】

...追根溯源 , 探讨其与各种事物之间内在联系。壮族医药与壮族地区民俗有密切关系 , 如前所述 ," 信鬼神 , 重淫祀 " 是壮医巫医合一或医巫并存根源。此外断发、文身、服色尚青、鼻饮、喜食生猛、居干栏、捡骨重葬等民俗 , 亦与医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92.html

第一六节关于医药无系统文字记载问题_【中医宝典】

...历代古籍不乏关于医药记载 , 而且文献不应单纯理解为 文字记载 , 正如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野外工作方面所强调:"有关人种特点记叙、说明、典型话语、民俗项目以及巫术仪式惯用语句 , 都应当作为描述土著居民精神状态文献内容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74.html

五节 医疗制度和医疗机构建立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医长",成为医药世家。说明在起义部队中,有不少、汉医生,并已设立了医疗制度。这方面有关文献缺乏记载,尚待进一步考证。据有关史料记载,起义首领侬智高母亲阿侬是一位医术颇精女壮医,擅长骨伤科,阿侬随起义军把壮医医术传播到云南。 明清时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47.html

节丰富多彩诊断方法_【中医宝典】

...如节所述,壮医诊法独具特色,尤其是壮医目诊,对疾病诊断提供了可参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已将医目诊列为重点科研课题,下达给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以期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医目诊原理并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这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41.html

早期农业对医药促进作用(1)_【中医宝典】

...水源条件好 , 适宜稻谷生长 , 壮族先民早在 4000 年前就会稻作耕种,防城亚荒山、马兰嘴山、杯就较山贝丘遗址发现磨盘、石菩就是壮族先民种植水稻证据。 壮族地区早期农业发展,农作物耕种, 医药发展和医药知识积累起到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83.html

第一节壮族社会历史一些特点(2)_【中医宝典】

...、铜鼓、壮锦等 ,更是壮族灿烂文化代表。 壮族在以前基本上处于独立发展状态 , 其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系统 , 作为壮族文化体系一部分壮医 , 这一时期是经验积累阶段。随着秦始皇统一岭南 , 壮族成为中华民族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72.html

傣族医学发展1_【中医宝典】

...记述了人体病理、生理、自然与人、人与疾病关系等。 《戛牙三哈雅》共分5集,12集阐述了人体生理解剖;人体受精与胚胎形成;人和自然生存关系,人体《坎塔挡细》即:五个方面内容,亦为”“五蕴”色、受、行、想、识和人体要素“塔、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15.html

壮族医药起源(远古-先秦)_【中医宝典】

...第一节 医药萌芽21 第二节 从考古发现来探讨壮医针刺疗法起源22 三节 花山崖壁画与早期壮族医药23 壮医早期医疗卫生活动及文献记载24 五节 卫生保健意识萌芽25 六节 壮医外治疗法起源25 七节 药食同源26...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93.html

壮族经济文化发展特点与医药关系(2)_【中医宝典】

..., 汉文化及中医等传人 , 使医逐渐积累发展 , 趋向成熟 , 并成为主流 , 因而壮医由医巫长期并存局面逐渐趋向于医盛于巫。尽管如此 , 巫仍然长期存在。 到了唐五代时期 , 代表壮族奴隶主文化铜鼓文化逐渐衰落了。羁縻制度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73.html

共找到1,131,0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