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形势和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主要是来自业内外部分同志对中医药的信任危机和信心不足。中医药有没有理论?中医药理论是不是科学?中医靠什么治病?中医能不能治好病?这些问题至今仍然在模糊和困扰着一些...
...受命为转运使时,全国才230万户,国家财政收入只有60万缗。到了779年,户口增加到380万户,财政收入达1300万缗(其中盐利过半),而国家并没有增加农民的税收,刘晏真正做到了“敛不及民而用度足”。他的贡献是很大的,无怪乎人们经常把刘晏与...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故凡成大医者,必以“德”为先。 对药性的把握 我们现在中医教学,把中医和中药分成了两个专业,导致好多中医不懂中药,甚至不认识自己每天开的中药,更不要说对中药炮制的研究了。这就直接导致中医师...
...18世纪现代医学传入中国,中医学就是依靠这些技术,实现了中医学临床实践的功能,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没有这些独具特色的中医诊疗技术与方法,中医的理论观念就无法在医疗实践中体现社会价值和科学价值,中医就没有生存的...
...手段之一,也是现在中医临床医生常用的诊断方法。王叔和就是对脉诊进行系统总结的古代医学家。 王叔和,名熙。西晋高平(今山西高平)人。约生活于公元三世纪,其生卒年代无确切考证。他出身于达官贵族家庭,宗族中数代是权势显赫的贵族,亦有名震当时的...
...方剂学的成就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贡献之一。汉代是方剂学大发展的时期,《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有经方11家,274卷,但魏晋以后已亡佚。东汉末年成书的《伤寒杂病论》,必然对秦汉以来医家遗方及同时各家的方剂进行了广泛择取。它以六经辨证和...
...“中山天性褊狭”, “中山为人卤莽轻听”,“中山名为首领,专忌人才,此仆辈所以事事与之相左也。” 章太炎先生是二十世纪民主主义革命先锋,是著名的经学大师,同时他还是成就卓著的中医文献学家,尤其对《伤寒论》文献之研究,至今鲜有出其右者。太炎...
...章次公(1903~1959年),名成之,字次公,号之庵,以字行世。男,汉族,江苏省镇江丹徒人。早年就学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从名医丁甘仁、曹颖甫及国学太师章太炎先生。毕业后行医沪上;并曾执教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国医学院、新...
...张九龄身边,便很率直地对张九龄说:“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相公你自己也是平民出身,处理国家大事,素来便有正直无私的清誉,难道你也喜欢低声下气而缺乏节操和能力的软性人才吗?张九龄听了他的话,非常惊讶,马上很慎重地认错,改口叫他...
...结合工作做贡献。无论任何医学,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基础都在于临床。从大量的临床报道来看,对多数病种,同时采用中、西两法治疗,往往优于单独采用中医或西医疗法,这一点已经形成了共识。在现代医院条件下工作的医务人员,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纯”的中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