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可遵循益肺气、滋肾阴、养肝血、润肠燥的原则。另外,在养肺的同时也要注意养脾、养肝。 从秋季的气候特点来看,天气由热转寒,为“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而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着“夏长”到“秋收”而相应发生改变。 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
...目录 《中医伤科学讲义》消瘀止痛药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伤科学讲义》:消瘀止痛药膏【处方】木瓜60克 栀子30克 大黄150克 蒲公英60克 地鳖虫30克 乳香30克 没药30克【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活血祛瘀,...
...目录 《中医妇科治疗学》桃红消瘀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妇科治疗学》:桃红消瘀汤【处方】丹参9克 土牛膝 归尾各6克 桃仁 红花各3克 乳香6克 蕺莱9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治产后数日,恶霹断续而下,并有浊带样分泌物,忽然...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冬初复发,所以秋季保健肺为先。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冬初复发,所以秋季保健肺为先。 固护肌肺 肺主一身肌表,风寒之邪最...
...国家“863”项目、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中药新药“消瘀降脂胶囊”研制项目近期已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 据了解,这个由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项目已完成全部临床试验。临床试验表明,消瘀降脂胶囊与化汀类药物相比,具有...
...(水藕)入心脾血分消瘀清热莲藕(专入心脾)。出瘀泥而不染。其根通达诸窍。联绵诸络。允为交构黄宫。通调津液之上品。味甘性寒。入心脾血分。冷而不泄。涩而不滞。故凡产后血积烦闷。酒后烦渴。(藕汁蜜和服。)盛怒血淋。(以灰发二钱。藕汁调服。)痛胀...
...(1)枸杞甲鱼:枸杞30克,甲鱼150克。将枸杞、甲鱼共蒸至熟烂即可食用。每周1次,不宜多食,尤其是消化不良者、失眠者不宜食。忌饮白酒、辣椒、母猪肉、韭菜、肥肉、煎炸及坚硬的食物、有刺激性的调味品。具有滋阴、清热、散结、凉血、提高机体免疫...
...中医认为,板栗性味甘温,入脾、胃、肾三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等功效。适用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肾虚所致的腰酸膝软、腰肢不遂、小便频数、折伤肿痛等症,因此秋天多食板栗有养生的效果。 板栗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矿物质...
...采菱有缓解忧愁,祛除烦躁的作用。一般清热生津多生用,益气健脾多熟用,或用菱实粉,对老年人脾胃亏虚,食欲不振,肢软乏力等有治疗作用。本品不宜多食,以免引起腹胀。 另外,此物性凉,可清心除烦,平息男女欲火,令人败性,故《食疗本草》言“凡水中之...
...,而秋季的干风有时送来一丝凉意,称为“温燥”,人们表现出皮肤干燥,咽干口燥,干咳少痰,心烦少眠等症状。此时,大补、温补会助燥伤阴,加重病情,只能清补。 此时应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的食物或药物,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并调理脾胃功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