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乌徒、大虫、李耳。 气味 虎骨:辛、微热、无毒。虎肉:酸、平、无毒。 主治 虎肉:益气力,止多唾,治疟及恶心欲呕。 虎骨: 臂胫疼痛。用虎胫骨二两(捣碎炙黄)、羚羊角屑一两,新芍药二两(切细),都用酒泡七日(秋冬时加倍)。每日空腹饮...
...释名 乌徒、大虫、李耳。 气味 虎骨:辛、微热、无毒。虎肉:酸、平、无毒。 主治 虎肉:益气力,止多唾,治疟及恶心欲呕。 虎骨: 臂胫疼痛。用虎胫骨二两(捣碎炙黄)、羚羊角屑一两,新芍药二两(切细),都用酒泡七日(秋冬时加倍)。每日空腹饮...
...鸡肠野狼毒(图),一名隔山消、一名顺水龙,虎野狼之性,故有野狼毒之名。味苦、辣、麻,性微寒。有毒。降也。主治利水道,消水肿,杀虫,攻肠胃中积滞。此药消水肿见效速。──务本卷三...
...野狼喉靥【主治】噎病,晒干为末,每以半钱入饭内食之,妙(《圣惠》)。...
...官名。掌管山泽、田猎之事);兽头大门(豪门显贵、宫殿寺观之正门上的门环,一般用铜制或鎏金的兽头铺首,故称);兽铤(兽疾走) 干肉 [dry meat] 实兽于其上,东首。——《仪礼》 唐人因避唐高祖李渊祖李虎讳,往往把虎字改作“兽” [...
...【主治】 小儿夜啼,烧灰,水服二黍米大,即定。又能断酒 【附方】 新一。 破伤风︰野狼、虎穿肠骨四钱(炙黄),桑花、蝉蜕各二钱,为末。每服一钱,米汤调下。 若口干者,不治。(《经验方》)...
...(《本经》中品) 【校正】旧在虫鱼部,今据《尔雅》移入兽部。 【释名】(古字,或作)、时珍曰:按:《说文》字篆文象形,头足似鼠,故有鼠名。 宗奭曰:皮治胃逆,开胃气有功。其字从虫从胃,深有理焉。 【集解】《别录》曰:生楚山川谷田野。取无时...
...弩箭才及,目光即堕入地,得之如白石者是也。宗奭曰︰陈氏所谓乙骨及目光堕地之说,终不免于诬也。时珍曰︰乙骨之说不为怪。目光之说,亦犹人缢死则魄入于地,随即掘之,状如麸炭之义。按︰《茅亭此是虎之精魄沦入【主治】惊邪,辟恶镇心(藏器)。...
...《本草经集注》牙子味苦、酸,寒,有毒。主治邪气,热气,疥瘙,恶疡疮痔,去白虫。一名野狼牙,一名野狼齿,一名野狼子,一名犬牙。生淮方川谷及宛朐。八月采根,曝干。中湿腐烂生衣者,杀人。(芜荑为之使,恶地榆、枣肌。)近道处处有,其根牙亦似兽之...
...酸疼。按∶虎者,山兽之君,西方之兽,故通于金气,风从虎虎啸而风生,风木也,虎金也,木受金制,焉得不从,故可入骨搜风,强筋壮骨,然虎之强勇,皆在于前胫,以其性虽死,而胫犹屹立不仆,故胫内胜他骨百倍,借其气有余,补其不足也。味辛微热,即禀勇猛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