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以山豆根总生物碱抗癌须慎重_【中医宝典】

...苦寒,有毒,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其主要成分为包括苦参碱、金雀花碱及槐果碱对肺癌细胞系H69/P等几无活性,这与本研究结果相吻合。因此,山豆根作为抗肿瘤药物,其药理机理及作用机制均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如何应用,值得行家商榷,特别应注意其毒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894.html

硒酸酯多糖的药理研究_【中医宝典】

...分裂基因的表达,使癌细胞行为向正常转化;同时可抑制与细胞癌变密切相关的蛋白激酶C的活性,从而有效抑制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DNA复制及癌细胞的生长。大量的临床资料验证,癌症病人的血硒值明显低于同一地区的正常人群。由此临床专家认为,人体血硒...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539.html

植物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概况_【中医宝典】

...特别是从传统药物和植物药中去筛选新的天然活性成分是一条重要途径。现研究发现,植物药可作用于糖代谢的某些环节,植物药的作用方式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促进葡萄糖转运及周围组织、靶器官对糖的利用 从薏苡仁分离提取薏苡仁多糖,在50、100毫克/千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299.html

中药复方的化学研究体系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四个药理水平上的药效和作用机理研究。整体动物实验能较好确定各部分是否具有药效活性,即是否是有效部分。通过组合试验,还能确定各部分之间的协同、拮抗等配伍关系。组织器官、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生物学三个水平的药理实验能说明各有效部分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417.html

我国手性药物研究取得重要进展_【中医宝典】

...酯和戊乙奎醚光学异构体的合成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建立了M受体各亚型特异性评价和筛选模型,研究了各个光学异构体的药理活性和毒性。发现了两个目标药物的活性异构体,为进一步开发这类药物打下了基础。 据悉,该项目两年来共发表SCI论文241篇,其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718.html

菊科植物活性成分被发现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藏药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和抗肿瘤等作用。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研究发现,菊科植物中富含萜类天然产物,尤其是倍半萜类,类化合物被认为是菊科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从菊科蒿属植物中发现的青蒿素,被世界上公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242.html

科学家获取抗癌活性植物萃取物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抗癌药,是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共同探索的课题。日本资深病毒学家根路铭博士,经过7年多的努力,通过大量生物资源筛选与创新研究,从中国常用的中草药石蒜、苦楝和夹竹桃中,获得了具有广谱强抗癌活性而无副作用的植物萃取物。 石蒜、苦楝和夹竹桃在中医药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254.html

动物药的特点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调冲任,托疮毒等功能,临床用于阳揍滑精,宫冷不孕,神疲羸瘦,畏寒作冷,耳鸣耳聋,头晕目眩,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等症。据研究,鹿茸含有雌二醇、雌酮、胆固醇、卵磷脂等多种有效成分;并发现鹿茸的不同部位其有效成分及药理活性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177.html

抗“非典”常用中药药理类析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辨证的分期,特别是在发病后的1~5天内(早期),对微恶寒、发热、口干、身重疼痛、咳嗽、无汗或汗出不畅、胸闷、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浮的湿热阻遏肺卫证可选用上述药物配伍化湿剂以宣化湿热,透邪外达。其药理特点为:(1)抗病毒及其与细菌的合并感染...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246.html

石菖蒲主要成分具抗癫痫功效_【中医宝典】

...日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杨立彬副主任医师联合长春市儿童医院、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证实,石菖蒲及其主要成分α-细辛醚较石菖蒲能更有效地恢复受累损伤的神经元。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43.html

共找到51,1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