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量如法。绳子两头,以白圈记之,白圈是灸穴处。以上是第二次点穴。通前共四穴。同时灸,日别各七壮。至第二穴,壮累灸至一百,或一百五十壮为妙。候灸疮欲瘥,又依后法灸二穴。又次二穴,以第二次量口吻绳子。于第二次双绳头尽处,墨点上。当脊骨,直上下竖...
...针灸取穴法之一。又称远取法。指远离病痛部位选穴。《灵枢·官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原指六腑部选取下肢部的合穴,后多泛指头身、脏腑病症取用四肢穴,以及左右交叉取穴,上下交叉取穴等。...
...《灵枢·寒热病篇》说:“刺虚者,刺其去也,刺实者,刺其来也”。本经补母泻子取穴就是根据这一原则在病经经气流注时辰内、经气方盛之时,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取本经子穴迎而夺之为泻;在病经经气流注时辰刚过、经气方衰之时,根据“虚则补其母”的...
...外科著作。一卷。①清·张镜撰。刊于1876年。首论治疔要言,次为全身穴位图,末为治疔歌,论述各种疔症的取穴法和针刺法。本书误被后人收入《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②旧题清·孙德章家藏。撰年不详。一卷。内容包括疔疮的辨别、刺疔手法,各种疔疮的...
...外科著作。一卷。①清·张镜撰。刊于1876年。首论治疔要言,次为全身穴位图,末为治疔歌,论述各种疔症的取穴法和针刺法。本书误被后人收入《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②旧题清·孙德章家藏。撰年不详。一卷。内容包括疔疮的辨别、刺疔手法,各种疔疮的...
...定穴方法之一。出《灵枢·骨度》。古代以骨节标志定出度数,测量人体各部长短、大小,称骨度。用骨度方法量取穴位则称骨度法。即不分人体高矮肥瘦,在一定部位内都折成相同分寸;厘定穴位所在。后世为了取穴方便,经过临床考察,在《灵枢·骨度》的基础上,...
...又用前量同身寸纸篾,自脊中第五 上中央,墨所圈处,照脊骨端直向下,比量四寸,至第七,以墨点记。自墨点却两边向上斜量至灸穴圈中心,使各恰当同身寸之五寸,以为两穴高下平直之准。钩股取穴之图(图)钩股按穴取平法图(图)...
...根据病情选取有效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又称取穴法。常用的有局部选穴法,邻近选穴法,远道选穴法,循经选穴法,异经选穴法,辨证选穴法,对症选穴法等。详见各条。...
...其取穴不循中醫經絡,而是對体表分野取穴,通調气血,補虛瀉實,實為特色之一。 ·骨弓刮法:用馬、鹿等獸骨制成骨弓在患者的頭頸部、肩背部等部位進行刮治的一种療法。或選用不同藥物的根莖作為刮治工具,如對壯熱實証,常用芭蕉根蘸石灰水刮治。邪毒深入,...
...《岐伯明堂经》云∶以八寸为一尺,以八分为一寸。缘人有长短肥瘦不同,取穴不准。短手长,取穴不准。唐时《孙思邈明堂经》云∶取患人男左女右,手大拇指节横纹为一寸。以意消详,巧拙亦有一法,令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度两横纹相去为一寸。自根据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