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表里歌_《伤寒百歌》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既无里又无表.随小柴胡治疗.大便坚 脉浮数.却与大柴胡极妙.(仲景云.病患无表里.发热七八日.脉浮数.可与大柴胡汤下之.)七八日后至过经.候如斯当辨晓.何况热实睛不和.常觉目中不了了.(仲景云.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

http://qihuangzhishu.com/862/10.htm

论脑充血可预防及其误名中风之由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脑充血即《内经》之所谓厥证,亦即后世之误称中风,前论已详辩之矣。而论此证者谓其猝发于一旦,似难为之预防。不知凡病之来皆预有朕兆,至脑充血,其朕兆之发现实较他为尤显着。且有在数月之前,或数年之前,而其朕兆即发露者。今试将其发现之朕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27.html

结胸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结胸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中医治疗 (一)结胸辨 【原文】 问曰:病有结胸[1],有藏结[2],其状何如 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128) 词解 [1] 结胸:候名。胸指人体前部,包括胸与腹。结胸是有形之邪结于胸膈心下,以胸脘部硬痛为主...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JieXiongZheng251335.htm

辨喉_《包氏喉家宝》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喉初起,一寒战而生者,发后身凉,口不碎,又无重舌,或二便俱利,不要认作热证,皆由阳虚寒冷而发也。其痰不可提尽,此痰即身内之精神所化,与牙关紧乳蛾HT 舌之痰,毒种一气。必流尽毒而愈者不同,若一流尽,则精神竭而必死。先以药吹之,或以水漱...

http://qihuangzhishu.com/215/4.htm

六味地黄丸_《临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水热穴论》云:“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然临床须分肾阴肾阳,因肾阳虚弱,或肾阴亏损,皆可致关门不利,水饮内聚而见水肿。张锡纯亦云:“水肿之,当详辨其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阳虚者气分亏损,可单用重用黄芪;...

http://qihuangzhishu.com/115/124.htm

病、并重的必要性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疾病全过程变化发展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辨清各阶段机体对疾病的反映;只有掌握疾病的本质,才能识别该是否为该病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病外因素所致。同样的证,如病不同,往往治疗迥异。通过辨证,认识了疾病的阶段本质,又在辨病的基础上进一步辨证,从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28/33.htm

桂枝汤_《经方实验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则思过半矣。桂枝汤其三我治一湖北人叶君,霞飞路霞飞坊。大暑之夜,游大世界屋顶花园,披襟当风,兼进冷饮。当时甚为愉快,顷之,觉恶寒,头痛,急急回家,伏枕而睡。适有友人来访,乃强起坐中庭,相与周旋。夜阑客去,背益寒,头痛更甚,自作紫苏生姜...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fangshiyanlu/1032-4-1.html

歌_《伤寒百歌》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不恶寒兮反恶热.胃中干燥并潮热.(阳明.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当下之.又云.潮热者.实也.宜下之.)手心腋下汗常润.小便如常大便结.腹满而喘或谵语.脉沉而滑里决.(手心与两腋下润.小便如经.大便结硬.皆里也.内实则腹满而喘....

http://qihuangzhishu.com/862/6.htm

·百家姓

...历史来源 「」源出; 一。 以官为氏。 据《元和姓纂》所载, 古有巫, 史, 祝之官, 其子孙因以为氏。 祝史之官, 为掌管祭礼时祷词的官职。 二。 以地名为氏。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 西周时「」地在今山东省长清县东北,...

http://wenxue360.com/guji/2432.html

溯源_【中医宝典】

...关键词:痰 杂病 温病 病因病机 摘要:本文从痰理论的历史发展角度,探讨了各历史时期痰论治的特点和成就,经历了从痰饮论治发展到杂病治痰,再到温病治痰;从水、饮、湿的论治到百病治痰,再到从痰论治急性热病等不断发展的过程;反映了中医“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73.html

共找到93,5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