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草)散肝脾湿热内结白蔹(专入肝脾)。敷肿疮疡。清热解毒。散结止痛。久为外科所用要药。然目赤惊痫。温疟阴肿。滞下淋浊失精。金疮生血。凡因湿热湿毒而成者。何一不可以为内科之用。如金匮薯蓣丸。用此以解风气百疾蕴蓄。(张璐曰。其汤全以桂枝汤和...
...白蔹无毒苦甘平,敛诸疮口故留名,除热目赤杀火毒,女阴肿痛儿痫惊。主痈疽发背、疔疮、瘰 、痔漏、扑损刀箭汤火等疮,散结止痛生肌。《衍义》云∶白蔹、白芨,古今服饵方少用,多见于敛疮方中,二物多相而行。又除热目中赤,杀火毒,女子阴中肿痛,下赤白...
...白蔹(《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葡萄种植物蛇葡萄的根或根皮。秋季采收。 【性味】①《泉州本草》:"甘,平,无毒。"②《江西草药》:"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破结。治肺痈,肠痈,瘰疬,风湿痛,痈疮肿毒...
...白蔹(图),味苦、辛,性微寒。入脾、肺二经。收肺气。止痛除热,止血,涩大肠下血,痔漏痈疮。白蔹 水煎,点水酒服。──务本卷三...
...目录 《四川中医》二根二白玄梅桔甘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四川中医》:二根二白玄梅桔甘汤【处方】山豆根9-12克,板蓝根15-30克,玄参15-30克,乌梅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白薇9-12克,白蔹9-12克。【...
...为了探讨中药白蔹抗感染的临床功效可能与直接抗菌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双重机制有关。 ...
...白蔹薏苡酒 [药物组成] 白蔹 薏苡仁 芍药 桂心 牛膝 酸枣仁 干姜 甘草各一升 附子三枚 [功能主治] 治风拘挛不可屈伸。 [用法用量] 每次服一升,一日三次。 [制备方法] 以上九味药切碎,用醇酒二斗渍一宿,微火煎三沸。 [资料来源...
...白蔹(图)苦能泻热.辛可疏邪.散结行瘀.止为性寒能解利.消痈敛口.皆因毒火未潜消.(白蔹.苦辛而寒.散热结.疏邪滞.并无酸敛之性.即本经亦无敛疮口之句.但云主治痈肿疮疽.散热止痛等语.则后人用之敛疮者.皆因火毒滞留营分.而肌肉不敛耳.)...
...国语辞典 植物名。葡萄科蛇葡萄屬,蔓性小灌木狀的草本。根為塊莖狀,葉互生為掌狀複葉,色青綠,卵形以至長橢圓狀卵形,先端尖或漸尖。五、六月間開黃綠色小花,排列成聚繖花序。果實為球形的漿果。一般供觀賞,根可入藥。...
...肝胆之郁热也。白蔹苦寒疏利,入肝胆之经,散结滞而清郁热。其诸主治,消瘰疬,平痔漏,清赤目,止血痢,除酒皻,灭粉刺,理痈肿,收带浊,解女子阴中肿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