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方论大小下气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卧,命曰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气行于阴则寐,故少阴病但欲寐也。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营,出于中焦中脘穴为中焦,胃中谷气传化精微为血。卫出于下焦,...

http://qihuangzhishu.com/342/336.htm

伤食大小总论伤饮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一经,而不能宣通上达也。《灵枢》以气喉阴主中,则知气口为太阴之脏脉,而主乎里,故气口紧盛,而知食伤乎胃也。后世以左右手关前一分为人迎气口,而以辨内外伤,纷无定说。又曰∶何谓人迎喉旁取之?互诸书,庶不淆于左表右里之说,而合于《内经》矣。...

http://qihuangzhishu.com/342/335.htm

淋症大小总论茎衄尿血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足厥阴之脉过阴器,所生病者,闭癃;又云∶督脉者,女子入系廷孔,廷,正也,直也,言正中之直孔,即溺窍也。其孔,溺孔之端也。女人溺孔在前阴中横骨之下也。孔之上际,谓之端,乃督脉外起之所,此虽以女人为言。然男子溺孔亦在横骨下中央。其男人循...

http://qihuangzhishu.com/342/1160.htm

候-幼幼汇集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温汤频洗。白芨散 治 已溃,脓汁出不干。白芨 贝母各半两 轻粉一钱上为细末,先以槲皮散洗过,后用清油调敷。其余 治法与大人大同,惟在量其大小虚实加减耳。...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06-22.html

瘿瘤_《万病回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去油焙干。上为末,每服七分半,食远米汤下。消肿溃坚汤方见 瘿瘤结核通用。内府秘传方 治瘿气神效。海藻热水洗净 昆布洗净 海带 海螵蛸 海粉飞过 海螺醋炙 甘草少许 如颈下摇者,用长螺;颈不摇用圆螺。上各等分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binghuichun/616-12-12.html

、术三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 、人参驾驭附子,固不足以自恣;术虽不足以制,然遇阳虚阴盛,寒湿沉痼,即生在所必用,何取制伏为耶?喻嘉言 目录 《医述》、术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述》、术三汤 卫外之阳不固而自汗,则用 ;脾中之阳...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fu、shufu、canfusantang.html

舌疳历风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硵砂人中白各五分瓦上青苔瓦松溏鸡矢各一钱用倾银罐二个,将药装在罐内,将口封严,外用盐泥封固,以炭火煅红,待三炷香为度;候冷开罐,将药取出,入麝香、冰片各一分,共研细末。用磁针刺破舌菌,用丹少许点上,再以蒲黄盖之。【方歌】北庭丹点舌菌...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701.htm

《外科集验方》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赵宜真 朝代:明·洪武戊午年 年份:公元1378年 序 卷上 疮科总论 五发痈疽论 五发痈疽通治方 疔疮论 论 卷下 肠痈痔论 乳痈论 肺痈论 诸疳疮论 骨疽论 诸疮论 疥癣论 瘿瘤论 疮论 便毒论 ...

http://qihuangzhishu.com/817/index.htm

《外科集验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赵宜真 朝代:明·洪武戊午年 年份:公元1378年 序 卷上 疮科总论 五发痈疽论 五发痈疽通治方 疔疮论 论 卷下 肠痈痔论 乳痈论 肺痈论 诸疳疮论 骨疽论 诸疮论 疥癣论 瘿瘤论 疮论 便毒论 ...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jiyanfang/index.html

瘿瘤_《外科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各一钱 海带五分水二钟.煎八分.分上下服.活血散瘿汤 瘿瘤日久.无痛痒者.气血弱也.川芎 白芍 当归 熟地 陈皮 半夏 茯苓 人参 丹皮各一钱 红花 昆布 甘草节 木香各五分 青皮 肉桂各三分用水二钟.煎八分分上下服.服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dacheng/643-12-9.html

共找到332,6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