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尚书礼部_《唐六典》

...律、令,取识达义理,问无疑滞者为。(所试律、令,凡每部试十帖。策试十条:律七条,令三条。)凡明书试《说文》、《字林》,取训诂,兼会杂体者为。(《说文》六帖,《字林》四帖;兼口试,不限条数。)凡明试《九章》、《海岛》、《孙子》、《五曹...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5563.html

加甘遂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塞,甚或六脉皆不见,用开之,其脉方出,以是知顽之能闭脉也。癫狂之证,乃火上泛,瘀塞其心与脑相连窍络,以致心脑不通,神明皆乱。故方中重用赭石,借其重坠之力,摄引火下行,俾窍络之塞者皆,则心与脑能相助为理,神明自复其旧也。是以愚治...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dangtanjiagansuitang.html

剂_序例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剂之才曰︰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是也。完素曰︰留而不行,必以行之,如水病为之类。以木通、防己之属攻其内,则留者行也。滑石、茯苓、芫花、甘遂、大戟、牵牛之类是也。从正曰︰者,流通也。前后不得溲便,宜木、海金沙、琥珀、大黄之属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tongji.html

丸的卓效_《名师垂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白入肺,泻热而膀胱”,“泻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口焦舌干,咳嗽呕哕,膈中水……生津止渴”。而在大队滋阴润燥药物中配伍茯苓,可以避免滋腻碍运之弊。【进修生丙】老师说此证的危象是大量稠厚胶粘的浊上壅阻塞咽喉而致呼吸骤停。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还...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shichuijiao/1039-55-0.html

传导不利,降肺腑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降肺腑,以利谷道。 处方:杏仁泥6克,瓜蒌仁9克,火麻仁9克,郁李仁9克,生大黄3克(后人)。蜂蜜少许调服。 二诊:药后大便畅行,气粗、鸣均已,法当补脾养胃,润肠利便,并嘱改进喂养方法,以免停药后又秘。 处方:南沙参1 5克,麦冬1 5...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63.html

积泻_《症因脉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寒饮,滑主结,弦滑而数,兼积热。【积泻之治】二陈平胃散。脉滑实者,导汤,有下症者,加大黄、玄明粉,因通用。又有积在肺,肺移于大肠,清肺经之,则大肠之泻自止,用节斋化痰丸。二陈平胃散 即平胃散,加半夏、茯苓。导汤半夏 南星 ...

http://qihuangzhishu.com/646/340.htm

饮子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普济方》驱饮子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驱饮子【处方】天南星10片(汤浸七次)半夏(汤洗七次)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30克 赤茯苓 草果(去壳,切碎)各15克【制法】上六味,哎咀。【功能主治】治痰饮内停,头痛...

http://zhongyaofangji.com/q/qutanyinzi.html

咳不出 可能脾胃虚_部位养生_【中医宝典】

...水液及营养代谢的中间环节。脾出现了问题,便不能正常运输营养物质来养肺,水液代谢也会出问题,日久人的肺气就会变虚,一旦受到外邪侵犯,肺的调水道功能也会变弱,水液停聚于体内就成了“”。 中医将分为“有形之”与“无形之”,所谓“有形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093.html

的解释_说文解字""字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带。...

http://hanwen360.com/z/7EF6.html

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淋证之一。见《医碥·淋》。指气郁结、痰湿下注而致之淋证。宜化痰淋,选用七气汤、青州白丸子、渗湿汤等方;亦可以四苓散、二陈汤合方与治。如因于厚味、食积成,流注于下成淋者,宜尿浸山楂、川连、丹皮、海浮石、玄明粉等药煎服。参见淋、...

http://qihuangzhishu.com/194/620.htm

共找到113,6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