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_脏腑功能及其关系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大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大肠相表里”,是通过大肠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大肠病症的治疗,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feihedachang-2275.html

大肠脉_《诊脉三十二辨》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手太阴肺经.为一身之华盖.统十二经.十五络.五脏六腑之死生吉凶.皆于此决.盖居脏腑最上.脏腑之气.无不上熏乎也.以其位高.辅君主行荣卫.故曰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居右手寸口.手阳明大肠为表里.肺脏大肠腑.言其体.属西方辛金.言其用....

http://qihuangzhishu.com/248/11.htm

大肠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大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大肠相表里”,是通过大肠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大肠病症的治疗,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03.htm

大肠部_《脉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象金,大肠合为腑(大肠为传导之腑也)。其经手太阴(手太阴脉也),手阳明为表里(手阳明大肠脉也)。其脉浮(浮,脉之大形也)。其相季夏六月(季夏土王金相)。其王秋三月,废冬三月,囚春三月,死夏三月(夏火王金死)。其王日庚辛,王时晡时...

http://qihuangzhishu.com/111/28.htm

徐迪三医案——痰火(痉咳期)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少舌红,脉来滑数。 【诊断】 百日咳(中医:百日咳)。 辨证 痰火(痉咳期)。 【治法】 清热,涤痰镇咳。 【方药】 桑白皮lOg,杏仁1Og,生石膏30g,炙款冬花1Og,黄芩lOg,鱼腥草lOg,炙百部lOg,墨旱莲20g,...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71.html

大肠液亏-大肠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大肠液亏 大肠液亏证,是指大肠津亏液少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证候] 大便干燥难于排出,舌唇干燥,咽干口臭,头晕,舌红少津,脉细。 [分析] 本证多由于热病后,或汗吐下后,肠道无津以润,以致粪便在肠道中涩滞难下;阴伤于内,故口唇及咽部失润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33.html

三焦辨证的认识_【中医宝典】

...后发展变化的三个不同阶段,据邪种类,大致可分上焦温热、上焦湿热、中焦温热、中焦湿热、下焦温热、下焦湿热等证候。 上焦温热 即温邪侵犯上焦至于心包的证候。温邪袭,外则卫气郁闭,内则肺气不宣,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12.html

辨证“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中医学在强调辨证的同时,还要辨论治和对症治疗。 古时候,没有像现在有这么多仪器设备,也不可能依靠检测手段进行诊断,病人往往是因为出现某一症状或原有的症状加重来就诊,所以,希望获得治疗的就是针对这一个主症。比如说胃痛的病人来找医生看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361.html

痹_《医述》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也。主百脉,为最多,大肠为表里,又膀胱通气化,故二便之通闭,实有关系焉。(《临证指南》)为清虚之脏,喜通利,恶壅塞,毫发不可干之。今为浊邪闭,非清虚通利之药不可。古人治此证,每用泻白散获效。(方星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shu/472-22-6.html

津液辨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一般可结合下列表现作为判断依据:吐痰或呕吐痰涎,或神昏时喉中痰鸣,或肢体麻木,或见痰核,苔腻,脉滑等。痰,宣降失常,肺气上逆,则咳嗽咯痰。痰湿,气机不畅,则见脘闷,纳呆呕恶等。痰浊蒙蔽清窍,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痰迷心神,则见神昏...

http://qihuangzhishu.com/92/65.htm

共找到808,0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