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V-RNA和(或)HDAg阳性。 鉴别 儿童期引起肝损害的病因很多,可以是感染性疾病所致,也可因非感染性病因及遗传代谢性疾病所致,关键在检测到乙肝病毒或其他抗原存在的依据。 1.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是婴儿肝炎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病原,可急性起病,...
...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
...病毒性肝炎是指一组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现知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可能还有己型和庚型肝炎。病毒性肝炎是世界性分布的传染病,每年受肝炎折磨的病人数以亿计,其中200多万人发生死亡。所有...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引起小血管痉挛, 使肝、肾脏血流减少, 而肾功能损害, 代谢产物排泄受阻, 可进一步加重肝损害, 易致肝细胞大块坏死, 诱发重型肝炎。 (二)发病机制 1.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 (1)对母体的影响:妊娠早期合并病毒...
...(一)治疗 1.干扰素(interferon,IFN)治疗 IFN治疗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的持久应答率为25%,可防止30%的急性丙肝向慢性化发展,到目前为止,IFN仍是公认的治疗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 Omata报道,输血后丙肝1年后ALT...
...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例中,发现有HGV同时感染的病例,研究结果发现,HGV的重叠感染不会影响乙肝或丙肝对α-IFN的应答,HGV感染时α-IFN的治疗一样敏感,但仅少数病人持续病毒转阴。因此今后对IFN治疗的剂量及疗程仍应进一步探讨。 (二)...
...。此型肝炎如及时治疗有停止进展和治愈的可能。病程迁延较长(如1年)者,则逐渐过渡为坏死后性肝硬变。病情进展者可发生肝功能不全。【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是病毒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病毒的量、毒力和侵入途径与发病有一定关系。小量病毒往往...
...1.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用药要掌握宜简不宜繁。 2.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
...根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可将肝炎分为5种临床类型。 1.急性肝炎 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潜伏期在15~45天之间,平均25天,总病程2~4个月。 (1)黄疸前期: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食、腹部不适、肝区痛...
...copies/ml的患者比例以及HBsAg转阴率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 美国肝病研究学会2007年年会将设专题会议庆祝干扰素50周年,在会议开篇词中写道:“迄今为止,没有一项科学的发现如干扰素这样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