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DNA 抗ssDNA是抗DNA抗体中临床意义和重要性都不如抗dsDNA的一种,DNA是一个大分子的复合物,由两条核苷酸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加热时碱基间的氢键断裂,DNA变性产生ssDNA。抗ssDNA的反应位点主要是ssDNA上的嘌呤...
...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病人血清中常可检出抗脱氧核糖核酸(DNA)抗体,其中抗单链DNA(ssDNA)抗体可见于各种自身免疫病和结缔组织病人血液中,故无多大诊断特异性。但抗双链DNA(dsDNA)抗体主要见于...
...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能帮助诊断炎症性肠病,常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 间接免疫荧光法实验原理:将荧光素标记在相应的抗体上,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 第一步,用未知未标记的抗体(待检标本)加到已知抗原标本上,在湿盒中37℃保温30min,使抗原抗体...
...articular,RA)患者阳性率15%,而在Felty综合征患者可达83%,RA相关的血管炎患者阳性率为75%,青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患者阳性率为60%。在非风湿性自身免疫病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约有76%抗组蛋白抗体阳性,且...
...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查为173±21kD;电镜检查估算的分子量为160kD左右。人的抗Ku抗体与豚鼠、大鼠、小鼠细胞不发生反应。 国外报道全身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患者抗Ku阳性率为50%,SLE为10%,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制药公司正在试验该公司生产的AP1903及Argent系统在治疗与骨髓移植相关的移植片抗宿主病(GVHD)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该治疗过程包括输注携带编码失活凋亡蛋白基因的供者T淋巴细胞。这种经过修饰的淋巴细胞保持了其抗肿瘤和抗病毒效能,一旦患者...
...抗胰腺腺泡抗体(PAB)对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抗胰腺腺泡抗体临床上常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 间接免疫荧光法实验原理:将荧光素标记在相应的抗体上,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 第一步,用未知未标记的抗体(待检标本)...
...抗-ENA抗体 核抗原有3个组成部分:组蛋白、DNA、可溶性核抗原,后者因可溶于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中。故名可提取的核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ENA)。从分子水平识别ENA多肽抗体足20世纪80...
...显著相关。这有助于RA的鉴别诊断。因此,同时检测抗Sm、抗RNP、ANA等抗体,有助于鉴别抗RA33阳性的意义,提高对RA的特异性。 尽管RA33抗体在多种结缔组织病中出现(可能RA33与抗U1RNP抗体交叉反应),对其RA的诊断特异性出现了...
...ASA 抗骨骼肌抗体是一种能与α—辅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等自身抗原的抗体,多见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 重症肌无力病人中除了有很高的乙酰胆硷受体(ACHR)外,还有抗骨骼肌抗体、抗胸腺抗体、抗甲状腺抗体等,伴有胸腺异常,胸腺瘤的病人,ASA...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