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期,初筛高危患者。儿童旁道不应期<220ms者,房颤发生率高时,易致室颤,为高危患者。 (6)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应用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方法。 (7)研究药效: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的电生理作用,并观察疗效。 4.希氏束电图及心内电生理...
...虽然非药物方式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例如射频导管消融根治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脏结构正常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可显著改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后,但是,...
...心脏猝死者的生存决定于能否获得及时的抢救,Copley等比较了及时和不及时获得复苏的效果(表5-6)。猝死发生5min内成功地复苏者,住院生存率、心脏功能和中枢系统受到损伤的程度都与晚迟复苏有明显的不同。故自70年代初在一些猝死高发国家...
...1.针对病因和各种可变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治疗。如戒烟、酒,降压,降脂等治疗。 2.临床中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机制主要为室颤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因此,对心脏性猝死的预防,关键就是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一般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指在有...
...1.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度分层:早期的Lown分级对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度的分层忽略了病人心脏和全身整体临床情况,而片面强调了室性早搏频发及复杂程度,其结果是脱离病人实际情况,造成临床医疗实践的混乱。 结合病人全面的临床背景综合分析,对室性...
...观察窦性心律下静脉注射ATP的电生理效应,又以普罗帕酮及维拉帕米为对照,观察静脉注射ATP 10 mg、20 mg时终止PSVT的疗效和副作用。 资料和方法 1992~1998年经食管心房起搏70例,发现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2例、房室折返...
...。一般来讲,使用程控电刺激的室性心动过速频率不宜太快,血流动力学状态也应较为稳定。当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时,用程序心脏电刺激将室性心动过速终止后,用合适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避免频繁的心脏电复律。 (二)预后 良性心动过速预后良好。恶性心动过速...
...纽约,7月10日(路透社医学新闻)发表在最新一期《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理阿诺碱受体(ryanodine receptor (RyR2))发生突变和稳定这一受体的FK506结合蛋白(FKBP12.6)缺乏能够引起运动诱导的心脏猝死。...
...正常人与病患者的电活动有所差别,因此可以通过电生理的检查,来诊断某些疾病。 最常见的电生理异常表现为动作电位时间延长,此外心肌细胞膜电流如l-型钙电流、瞬间外向电流和内向整流电流的特性也发生了改变。...
...(一)治疗 1.内科治疗 通常采用内科对症治疗,对心律失常者可使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报道将电刺激法、动态心电图及运动试验相结合,判断药物治疗该病的有效率依次为:索他洛尔(83%)、维拉帕米(50%)、胺碘酮(25%)、β-受体阻滞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