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与活血化瘀_【中医宝典】

...中医学未病思想的指导地位,为解决当前我国卫生资源不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指明了方向。 亚健康与血瘀 亚健康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了种种不适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362.html

略论太阳及其_【中医宝典】

...方以类聚之谓。太阳提纲中,但言恶寒,而不言发热,亦是以类相言。 综上所述,太阳为诸阳主气,而其性之要义却在促水之循环,太阳为病之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实能最贴切地说明太阳性的异常,故以为提纲脉。 3 太阳病治法 太阳主寒水,关乎水液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35.html

未病是什么_中药知识_【中医宝典】

...高度的和谐统一,这是未病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同时,针对目前的亚健康,中医也称为未病。倡导积极预防,防止其向病态发展。《黄帝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220.html

经方治疗的核心是察机用药——张锡纯经方的启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一面揣摩气运之变化,而非按图索骥,拘执不化。重用白虎汤即可代承气即是当时经验的产物,这应该是对症状体征用药的框架不容易包容的。张氏不但喜这一方法治阳明腑实便秘,且认为这较之投以承气原方,更显稳妥。寒温,于阳明肠实大便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711.html

《内经》中的六观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防治观:圣人不治已病未病,不治已乱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4.html

诀微启人灵知_【中医宝典】

...关键词:《古医籍各家诀微》 书评 ——读江一平等主编《古医籍各家诀微》之后 《古医籍各家诀微》又名《古医籍图书诀微》,本书通过古代医籍文献,探讨各家的证的诀窍与微奥之处,使读者能在中医、针灸、各家学说诸方面有所受益与启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15.html

多动症讲究心身并_儿科神经系统疾病_【中医宝典】

...相即的辨证统一关系,是心身并的理论基础。心身并即在身的同时,注意心理方面的治疗。中医称之为意疗。常用的意疗方法有以情胜情、移情易性、劝说开导、破疑解惑、暗示诱导、顺情从欲、习以平惊、澄心静志、以意导引等方法。利用精神因素对脏腑气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2743.html

王灵台_经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临时首当辨别虚实偏重,或攻邪为主兼补正虚,或补虚为主兼邪实,或甚者独行而单用攻补之法,然应中病即止。虚实兼顾为肝硬化常用法则,祛邪使邪气不再伤正,正气可充,补虚使正气强盛而有助于祛邪。辨证之宜亦当病机与病程互参,初者邪实为主,久者正...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anglingtai/528-2-2.html

秦伯未_经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也正因为秦氏临善析病机,故其立法处方无不紧扣病证。 二、擅于兼标本。 标本含有多义,这里的本乃指病因、病位,标指症状。尽管前人都强调审因论治,然秦氏从《内经》所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nbowei/503-2-2.html

提倡寒温一统,辨证注重六经_【中医宝典】

...外感时病自仲景《伤寒杂病论》,以‘伤寒’二字统括四时、六气之外感,并特别强调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赅疫,为变通之捷径,他的主导思想是融三焦于六经辨证之中,凡时病的辨总以六经为总的纲领。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90.html

共找到513,1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