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_黄帝明堂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有劫病之功,欲涤邪由,信兹益矣。夫明堂者,圣人之遗教,黄帝之正经,纪血脉循环,明阴阳俞募,穷流注之玄妙,辨穴道之根源,为脏腑权衡,作经络津要。今则采其精粹,去彼繁芜,皆目睹有凭。手奇功,书病源以知主疗,人形贵免参差。并集小儿明堂,...

http://qihuangzhishu.com/913/2.htm

光绪丁未石刻明堂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正人形高56 cm,伏人人形高58 cm,脏腑人形高49 cm。此套石刻明堂共四方,并题记一方,计五方。刻于光绪丁未年。 作者:乐铎镜宇氏 年代:1907年 质地:石刻 大小:94.5×31.5×9.0cm 收藏单位:中国针灸博物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20.html

人形第十_黄帝明堂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不灸三里,令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悬钟 二穴,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灸三壮。主心腹胀满,胃中热,不嗜食,膝胫连腰痛,筋挛急,足不收履,坐不能起。张文仲灸∶疗病卒心痛不可忍,吐冷酸绿水,及元脏气。灸足大趾次趾内横纹中,各灸一壮,炷如...

http://qihuangzhishu.com/913/33.htm

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的经验,扩大了腧穴的主治功用,进一步完善了穴主治理论,增强了腧穴的临证作用。铜人腧穴针灸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较早的医籍相比,在腧穴主治方面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 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原书共为三卷,现早已亡佚。公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8.html

阎明广子午流注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赋经络井荥说及平人气象论遂周环图;中卷为井荥俞经合部分五子建元日时歌;末卷为井荥歌诀及五行造化。全书附插图二十八幅,系统论述了子午流注的理论和临床应用。 阎氏很重视补泻的运用,对于呼吸补泻,除了遵循内经中呼吸补泻的规则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4.html

王执中针灸资生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亦非良医也。”于是,他参照甲乙千金方外台秘要铜人腧穴针灸明堂等书内容,编写成了针灸资生,书中还增补很多有效的腧穴。 【学术成就】 王执中对针灸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其编著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9.html

肩髃(一名中肩井,一名偏肩)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膊骨头肩端上,两骨罅间陷者宛宛中,举臂取之有空。手阳明阳蹻之会。铜人灸七壮,至二七壮,以瘥为度;若灸偏风,灸七七壮,不宜多,恐手臂细。若风病,筋骨无力,久不瘥,灸不畏细;刺即泄肩臂热气。明堂八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不及,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214.htm

神农皇帝分部穴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神农皇帝分部穴。 作者:佚名氏 版本:日本江户时期抄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389.html

人形第二_黄帝明堂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背人形第二)小儿五六岁不语者,心气不足,舌本无力,发转难,灸心俞穴三壮。炷如小麦大。在五椎下两傍各一寸半陷者中。小儿痢下赤白,秋末脱肛,每厕肚疼不可忍者,灸十二椎下节间,名接脊穴,灸一壮。三后用清帛子试,兼有似见疳虫子随汁出也。此法...

http://qihuangzhishu.com/913/69.htm

道源流_针灸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针灸之要,撰成歌诀,后人依托扁鹊者。铜人针灸三卷,宋仁宗诏王维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腑脏十二,旁注俞穴所会,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并主疗之术,刻板传于世,夏竦为序,然其窌穴,比之灵枢本输骨空等篇,颇亦繁杂也。明堂针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dacheng/1043-4-1.html

共找到798,1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