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论,议也。——《说文》 论理也,次也。——《论语序集解》 坐而论道。——《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 臣请论其故。——《史记·张仪传》 留连论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与蒙论议。——《资治通鉴·汉纪》 每...
...深究也。《明理论》五十篇,论方五十篇,皆无己所撰,以发明仲景意也。《肘后方》八卷,晋·葛洪稚川撰,凡分五十三类,但有方而无论。梁·陶贞白增修,金·杨用道附注。《甲乙经》八卷,晋·皇甫谧士安撰,盖合《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诸书...
...果皮可提炼芳香油。 ②“柑附”二字原无,据本书总目补。 ③西川:四川省西部。唐:河南省唐河县。邓:河南省邓县。 ④怀州:河南省黄河北岸沁阳一带地方。 ⑤柑:芸香料(亦作橙桔科),柑属,多年生小乔木。浆果扁圆,外皮黄赤色有特殊的香味,甘甜味美...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术附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术附汤 《活幼口议》术附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术附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术附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术附汤 《冯氏锦囊秘录》术附汤 《冯氏锦囊秘录》术附汤 《冯氏锦囊秘录》术附汤 ...
...前人,其误八也;又有病变不常,朝当桂附,暮当芩连;又有纯虚之体,其症反宜用硝黄;大实之人,其症反宜用参术。病家不知,以为怪僻,不从其说,反信庸医,其误九也;又有吝惜钱财,惟贱是取,况名医皆自作主张,不肯从我,反不若某某等和易近人,柔顺受商,...
...温病论着皆受此书的影响和启发。乾隆年间,复有洪天锡补注本,书名《补注温疫论》。嗣后又有郑重光补注本,名为《温疫论补注》,195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此外又有《医门普度温疫论》,系清·孔毓礼、龚绍林等据吴氏原著加评,其原文和编排次序与《...
...温病论着皆受此书的影响和启发。乾隆年间,复有洪天锡补注本,书名《补注温疫论》。嗣后又有郑重光补注本,名为《温疫论补注》,195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此外又有《医门普度温疫论》,系清·孔毓礼、龚绍林等据吴氏原著加评,其原文和编排次序与《...
...外感病专着。八卷。清·雷丰撰于1882年。此书专论时病(指四时感受六气为病),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理论,分述春温、风温、温毒、伤风、泄泻、痢疾、中暑...
...外感病专着。八卷。清·雷丰撰于1882年。此书专论时病(指四时感受六气为病),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理论,分述春温、风温、温毒、伤风、泄泻、痢疾、中暑...
...方 敦复汤 附∶服硫黄法 医方·(三)治大气下陷方 1.升陷汤 2.回阳升陷汤 3.理郁升陷汤 4.醒脾升陷汤 医方·(四)治喘息方 1.参赭镇气汤 2.薯蓣纳气汤 3.滋培汤 医方·(五)治痰饮方 1.理饮汤 2.理痰汤 3.龙理痰汤 4...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