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针灸科取得显著进展,主要表现在针灸学科确立。针灸学科确立显著标志,是针灸学大师皇甫谧根据《灵枢》、《素问》与《明堂孔穴针灸治》三书,参考《难考《难经》等古代医学文献,总结春秋战国以来针灸学经验与成就,撰成《黄帝...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25.htm

《会元针灸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又名《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焦会元编。书中除引录古代多种有关针灸文献外,还对于每个腧穴名称作解释。并在治疗方面结合临床实际,提供作者经验,对读者颇多启发。现有1937年铅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9/832.htm

《会元针灸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又名《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焦会元编。书中除引录古代多种有关针灸文献外,还对于每个腧穴名称作解释。并在治疗方面结合临床实际,提供作者经验,对读者颇多启发。现有1937年铅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68.htm

腧穴总论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一定脏腑,故腧穴—经脉—脏腑间形成不可分割联系。...

http://qihuangzhishu.com/93/6.htm

腧穴作用_《针灸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近治作用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共同特点。如所有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局部病症。(二)远治作用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基本规律。在十四经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还可治疗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xue/93-3-2.html

何若愚与《流注指微针赋》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开创时间针灸治疗学之先河。 该书记述何氏创立一种按时选穴方法——子午流注纳甲法,其开穴规律是经生经,穴生穴,按五行相生(养子)次序逐个推算。此选穴法对后世影响很大,至今临床上还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子午流注法研究和实践。 何氏所创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49.html

针灸铜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教学之人体模型。始创于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用铜塑造,体表刻有经络和腧穴名称,胸膜腔有脏器,中空。是北宋医家惟一总结前人经验,为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而主持设计制造。它既是针灸教学教具,又是考核针灸医生模型。考试时在铜人体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18.htm

腧穴与取穴原则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部取穴:远部取穴在距离病痛较远部位选取腧穴,它是以腧穴远治作用为依据。这是针灸处方选穴基本方法,体现针灸辨证论治思想。远部取穴运用非常广泛,临床上多选择肘膝以下穴位进行治疗,在具体应用时,既可取所病脏腑经脉本经腧穴(本经取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60.html

今年医师资格考试结束_【中医宝典】

...22个类别参加考试。至10月26日16时,全国医师资格综合笔试顺利结束。 由于非典疫情影响,2003年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分别推迟到8月和10月进行。全国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在8月中、下旬全部完成,通过考试考生参加综合笔试。今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370.html

腧穴定位_《针灸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正确取穴和针灸疗效关系很大。现代临床常用腧穴定位与取穴方法有:(一)骨度分寸法始见于《灵枢·骨度》篇。它是将人体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其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标准。如前后发际间为12寸;两乳间为8寸;胸骨体下缘至脐中为8寸;脐孔至耻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xue/93-3-4.html

共找到901,2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