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铜人(清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留下道道皱纹,高高的颧骨,长长的下巴,饱满的耳垂,脱落牙齿的唇边泛起浅浅的微笑,一个形象逼真、精神矍铄的老寿星! 全身刻有经络线和穴位小圆孔,但无穴名。 仿清乾隆铜人 高25cm/ 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外形略仿清乾隆铜人,但制作粗糙,不但没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44.html

实用铜人经穴图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实用铜人经穴图现在收藏于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作者:董德懋编著;施今墨审定 出版:中国针灸学研究社 年代:1941年 质地:纸本立轴 大小:79×37cm 收藏单位: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50.html

明万历赵文炳铜人图(明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明万历赵文炳铜人图是在明太医院铜人图的基础上,靳贤增补了正侧人图和背侧人图、由赵文炳重刊而成。 该铜人图曾藏于山西平阳府官库,乾隆二年(1737)后下落不明。 康熙四年(1665)林起龙、乾隆九年(1744)田重等人曾先后重刊赵文炳铜人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38.html

卷三_《铜人针灸经》

...头目眩,目涩。针入三分。(按:《针灸资生经。卷一》“《铜人》有上关、下关各二穴。《素问》亦同。但《明堂》上、下经,有上关而无下关。惟上经有前关穴。又不下关穴。同在上关之下。恐别自是。前关穴一名太阳穴。理风赤眼、头痛、目眩涩等疾,不可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04.html

针灸文化_中医针灸_【中医宝典】

...《产经》十脉图 《活人书》经络图 《经络图说》彩绘十四经穴图 《经脉图考》奇经八脉图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传本存真图 《内照图》传本存真图 《神农皇帝针经图》分部穴图 《十四经发挥》经穴图 《太平圣惠方》分部穴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enjiuwenhua-786-1.html

中医药发展大事记(二)_【中医宝典】

...以前的大型临床方书。1027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成就详述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及任、督二脉的循行路线和腧穴。受命主持设计及?造针灸铜人,为中医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重要发明。1057宋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校定古代医书,编写本草、医方,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72.html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系统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而针灸专家和一般医学家兼长针灸者更多,其中影响较大影响者有惟一、许叔微、执中、窦村、庄绰、闻人耆年等诸多医家,他们对针灸学之贡献,使两宋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一)针灸学说理论的发展惟一针灸临床和教学中,十分重视...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94.htm

国都文化促进中医药发展_【中医宝典】

...是当时集大成者。 4. 发展针灸并规范针灸穴位 公元1023~1032年,宋仁宗赵祯接受惟一的建议,命其创铸针灸铜人两尊,并著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卷,使针灸穴位得以统一和规范。 另外大力兴办医学教育并实行禁巫兴医。 北宋政府的这一系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02.html

急症针灸的简史现状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宋代 针灸并倡 宋代在针灸治疗急症上的成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进一步探求急症灸治理法 宋代,灸法仍占主导地位,出现了我国第一部急症灸治专著《备急灸法》。当时的一些医著和针灸著作如窦材之《扁鹊心书》、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执中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27.html

共找到283,7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