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经外奇穴为不见于我国早期医书(内经甲乙铜人腧穴针灸等书)中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 明代以后的医家按照传统的观念把不见于我国早期医书(内经甲乙铜人腧穴针灸等书)中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67.html

中医药发展大事记(二)_【中医宝典】

...以前的大型临床方书。1027惟一铜人腧穴针灸成就详述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及任、督二脉的循行路线和腧穴。受命主持设计及?造针灸铜人,为中医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重要发明。1057宋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校定古代医书,编写本草、医方,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72.html

青灵穴_上肢内侧穴位_【人体穴位】人体穴位大全

...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医心方)。 从上所引文献看,圣惠方卷一百所载之“青灵”穴部位宋以前所有腧穴文献中“清泠渊”穴完全相同,可见“青灵”“清冷渊”为同一穴。惟一铜人时,不知由于唐人避讳所造成的同穴异名...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209.html

腧穴总论_针灸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孔穴”、“穴道”、“穴位”;宋代的铜人腧穴针灸则通称“腧穴”。虽然“腧”、“输”、“俞”三者均指腧穴,但在具体应用时却各有所指。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的背俞穴。人体的腧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xue/93-3-0.html

明正统铜人(明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明正统铜人”,即“明正统仿宋天圣针灸铜人”的简称。该铜人是现存最早的针灸铜人,是考察宋天圣铜人以及后世针灸铜人源流的依据。 “明正统铜人 铜像上的这位男子,立于长方体底座上,两臂自然下垂,手心向前,十指舒展,袒露上身,赤足。头束发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39.html

绪言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北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公元1026年),当时曾刻在两块石碑上,树立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供学习者拓印和阅读。公元一0二七年,王氏还创造了两座针灸铜人,为我国最早的针灸模型。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公元1601年)汇集历代诸家学说...

http://qihuangzhishu.com/93/1.htm

实用铜人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实用铜人现在收藏于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作者:董德懋编著;施今墨审定 出版:中国针灸学研究社 年代:1941年 质地:纸本立轴 大小:79×37cm 收藏单位: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50.html

执中著资生,“同身寸”沿用至今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亦非良医也。”于是,参照甲乙千金方外台秘要铜人腧穴针灸明堂等,编写成针灸资生,书中还补出很多有效腧穴针灸取穴的“同身寸”法,自古说法各异,王氏始作定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41.html

腧穴的发展、分类和命名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谧所著针灸甲乙记载周身穴名349个,除论述了腧穴的定位、主治、配伍、操作要领外,并对腧穴的排列顺序进行了整理,为腧穴学理论和针灸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北宋王惟一对腧穴重新进行了考定,撰写了铜人腧穴针灸,详载了354个穴名...

http://qihuangzhishu.com/93/7.htm

针灸铜人_【中医宝典】

...宋针灸铜人铜人针灸碑 北宋天圣针灸铜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模型,铜人上总穴位有657个,穴名354个,开创了应用铜人进行教学的先河,既是针灸医疗的范本,又是医官院教学和考试的工具,在医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31.html

共找到599,0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