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珍稀药材替代品产业化,积极推动中成药原料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牛黄这一传统名贵药材,自古以来便是中医临床要药。我国数百种中成药,特别是一些名贵品种均采用牛黄入药,对天然牛黄需求量巨大,但天然牛黄主要获取途径是宰杀成年牛,国内每年收集量不足1...
...总之,是对辅料这块越来越重视了。”他告诉记者,现在国外有些地方的辅料标准国内是能够达到的,但在现行的《中国药典》中还未能体现,此次增修订就是要尽可能多地收载辅料标准,提高辅料的质量水平。 事实上,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将药用辅料...
...很多人以为,中药药性温和,因此可以大胆放心服用,剂量稍大也没有问题。但是,“是药总有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如果乱用滥用,也会有不良反应甚至引起药物中毒。有的中药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如含有朱砂、雄黄、乌头的中药,更应引起注意。 朱砂 又名...
...等。 “十八反”、“十九畏”的理论,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临床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在剂量不同、病理状态不同的条件下,配伍使用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不利于治疗,或产生不良后果。但事物不是绝对的,从中国药典规定的不宜同用的品种中,没有...
...气清香,嚼之先苦而后甜有清凉感。 2.碎牛黄:一是较大碎片可见同心层纹,并可分层剥落;二是质轻松而脆;三是“挂甲”。 3.掺伪品和伪品:均按掺伪品和伪品检测方法分别检定。 (名典鉴别)①梁·《名医别录》载:“牛黄生晋地平泽,生于牛,得之,...
...中的结石。 (1)性状鉴别 天然牛黄可分蛋黄和管黄。蛋黄:多为卵圆形、球形、立体三角形及片、粒状;表面金黄或棕黄色,深浅不一,细腻而稍有光泽,有时外部包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表面有龟裂纹、不光滑;体轻,质松脆,易碎,断面...
...含朱砂、雄黄制剂所表现的不良反应多数是由于缺乏药品知识和不合理用药造成的,因此,大力、多渠道宣传非常有必要。 二是要加快启动对已上市药品的再评价。国家药监局正在起草《药品再评价管理办法》,拟于今年发布。该办法将对规范我国药品再评价工作发挥...
...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 附件2:对标准提高品种的专家审核意见 一、共性修订意见: 1、有效期:统一规定为“自分装之日起,按各品种批准的有效期执行”。 2、根据2005版《中国药典》三部制剂通则,修订制品名称并增加相应的检定项目如装量检查等;对于...
...全国各有关方面的意见。6月至8月,各专业委员会相继召开了审定稿会议。9月,《中国药典》。 2005年版经过第八届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会议审议通过,12月报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颁布,于2005年1月出版发行,2005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