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熟地黄汤治产后虚渴不止,少气脚弱,眼昏头眩,饮食无味。熟干地黄(一两) 人参(三两) 麦门冬(二两) 栝蒌根(四两) 甘草(半两)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二盏,糯米一撮,生姜三片,枣三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六气经纬丸...
...(隰草)能滋肾熟地黄(专入肾。兼入肝)。甘而微温。味浓气薄。专补肾脏真水。兼培黄庭后土。土浓载物。诸脏皆受其荫。故又曰能补五脏之真阴。熟地功力甚巨。在景岳谓其真阴亏损。有为发热、为头痛、为焦渴、为喉痹、为嗽痰、为喘气。或脾肾寒逆为呕吐。(...
...目录 《太平圣惠方》熟地黄散 《妇人大全良方》熟地黄散 《妇人大全良方》熟地黄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熟地黄散【处方】熟干地黄30克 黄耆30克(锉)麦门冬30克(去心)黄芩15克 人参30克(去芦头)石膏...
...熟地黄味甘微苦,性微温,属补益药。能补血生精,滋肾养肝。是最常用的滋阴补血药。熟地黄配当归、白芍、川芎,名四物汤,是常用的补血药方,可用来治疗血虚证(面色萎黄、唇舌色淡、月经后错而且量少,目眩,心慌,脉细等)。 近些年来常配合当归。 黄芪...
...本文介绍高压氧在脑外伤迁延性昏迷康复中的应用。 严重颅脑损伤疾病常造成病人大脑缺氧致大脑皮层广泛性损害,或中轴损伤造成弥漫性轴索断裂、脑干上行激活系统被阻断,而致长时间昏迷或无意识状态。病人对周围事物无意识反应,但仍然存在皮质下和脑干功能...
...味甘苦,性温无毒,入心肝肾三经。活血气,封填骨髓;滋肾水,补益真阴。伤寒后胫股疼痛,新产后脐腹难禁。利耳目,乌须发,治五劳七伤,能安魂定魄。使忌畏恶,俱同生地,性尤泥滞,姜酒浸用。按∶熟地黄为补血之剂,而心与肝,藏血生血者也,故能入焉。其...
...酒炒大黄5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食后服。20剂为1个疗程。【功用】破血化瘀。【应用】重证玻璃体积血,无出血期(出血后3—10天)。6.归芍红花散(《审视瑶函》)椒疮累累胞内生,风热搏血瘀滞成。归芍红花生地翘,栀芩防甘白军增。【组成】...
...、白三烯生成、颅内高压、炎性因子释放以及PMN聚集等� 〔1〕。目前在低温保护作用机制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些成果加 深了我们对低温保护作用的理解,并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思路。� 2.1 对PMN功能的影响...
...中药汤剂的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迄今仍是中医临床最主要的用药形式之一。但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花几小时去煎煮中药汤剂已难以满足的要求,对中药饮片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袋装颗粒剂和免煎颗粒剂是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袋装颗料剂是...
...对证,药味虽少但能取得良效。张仲景的《柴胡,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功效,常用药量为3~10克。但在临床应用时,3~6克升阳举陷效果较好,6~12克则疏肝解郁效佳、若要疏散退热,多用到12-24克。 3.剂数。治病的剂量也值得探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