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服用_《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则药亦无功。”(一)煎药器皿最好先用陶瓷器皿,如沙锅、砂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煎药器皿切忌用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jibenlilunzhishi140/263-11-0.html

煎药法论_《医学源流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夫烹饪禽鱼羊豕,失其调度,尚能损人,况药专以之治病,而可不讲乎?其载于古方之末者,种种各殊。如麻黄汤,先煎麻黄去沫,然后加余药同煎,此主药当先煎之法也。而桂枝汤,又不必先煎桂枝,服药后,须啜热粥...

http://qihuangzhishu.com/160/52.htm

煎药法论_《医学源流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夫烹饪禽鱼羊豕,失其调度,尚能损人,况药专以之治病,而可不讲乎?其载于古方之末者,种种各殊。如麻黄汤,先煎麻黄去沫,然后加余药同煎,此主药当先煎之法也。而桂枝汤,又不必先煎桂枝,服药后,须啜热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6-18.html

卷上·煎药法论_《医学源流论》

...止煎一二十沸,煎药之法,不可胜数,皆各意义。大都发散之药及芳香之药,不宜多煎,取其生而疏荡。补益滋腻之药宜多煎,取其熟而停蓄,此其总诀也。故方药虽中病,而煎法失度,其药必无效。盖病家之常服药者,或尚能依法为之。其粗鲁贫苦之家,安能如制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48.html

中医常用内治八及施护:清法_中医疗法中医护理_【中医宝典】

...清法,亦称清热。即通过寒凉泄热的方药和措施,使邪热外泄,清除里热证的一种方法。 1、应用要点 (1)清气分热:适用于邪入气分,里热渐盛,出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口渴、烦躁、苔黄,脉洪大或数。代表方为白虎汤。 (2)清热解毒:适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632.html

用药_《尤氏喉科秘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内服膏滋药煎药。●治喉癣,用碧丹频吹,膏滋药不时噙咽,再服煎剂,加土贝下气。须戒忿怒忧思酒色,忌食鸡、鹅、鱼、虾、蟹、猪首、羊肉、肝肠、茄子、黄瓜,及一切辛辣炙 动气动火等物,一月可愈。●治喉菌初起,碧丹五分,金丹一分,后用碧三金三和吹,亦须...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shihoukemishu5280/212-8-0.html

小儿中药煎服讲究_【中医宝典】

...小儿中药的煎服与成人基本相同,只是煎煮次数和煎出的药量不一样。 煎煮前,先用清水将药材浸泡半小时,煎药所需加水量,以浸透药物为度。开始用旺火煎煮,待药煮开后改用文火。 煎煮的时间可根据药物作用不同而异,解表药一般煎煮10分钟,清热药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3722.html

对中药汤剂煎法的几点建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习用。《规范》中煎药操作方法仍沿用了传统的常压煎煮,而目前医疗机构中药汤剂制备大都采用减压加热机械化操作来解决大量的业务需要。为此,笔者对《规范》中的某些要求和规定,提出一些建议。 中药煎法,遵古而不泥古 我们首先从煎药器具谈起。古人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697.html

中药的服用_《中药基本理论知识》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则药亦无功。”(一)煎药器皿最好先用陶瓷器皿,如沙锅、砂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煎药器皿切忌用铁、...

http://qihuangzhishu.com/263/20.htm

服用_《中药学》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服用法,就是中草药的内服和外用方法。外用的,一般用于外科、伤科、针灸科、以及眼耳口腔等疾病,应用方法很多,如灸法、敷药、洗浴、吹喉、点眼法、温烫、坐药等。内服法,汤、丸、散、膏、露、酒等,适应范围较广。由于内服的“汤”剂,在...

http://qihuangzhishu.com/69/12.htm

共找到436,3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