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露、口服液_中药制剂_【中医宝典】

...芳香性植物药材经水蒸气蒸馏法制得的内服澄明液体制剂称为露。 露:含义与要求 芳香性植物药材经水蒸气蒸馏法制得的内服澄明液体制剂称为露。对露的质量要求,除应保持澄明外,还应具有与原药材相同的气味,不得有异臭、沉淀或杂质等。 口服液...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884.html

收濇之_《医方集解》

...有所循入,其功非小,奈何后起之士,动辄非之,成氏之死已人久安能起而辨其是非乎,如此证成氏以为寒,而王肯堂吴鹤皋皆以为,窃谓便脓血者,固多属,然岂无下焦虚寒,肠胃不固,而亦便脓血者乎,若以此为传经热邪,仲景当用寒以散其,而反用石脂固濇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901.html

汪受传医案——夹湿,湿重于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苔黄腻,脉滑。 【诊断】 手足口病(中医:手足口病)。 【辨证】 风热夹湿,湿重于。 治法】 化湿清热,佐以疏风。 ;【方药】 金银花IOg,连翘IOg,淡豆豉lOg,蝉蛻5g,板蓝根15g,薏苡仁15g,碧玉散(包煎)15g,佩兰8g,...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09.html

论_《医学源流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正气骤发,而邪内陷。一时似乎有效,及至药力尽,而邪复来,元气已大坏矣。如病者身甚,不散其,而以沉寒之药遏之。腹痛甚,不求其因,而以香燥御之。泻痢甚,不去其积,而以收敛之药塞之之类,此峻厉之法也。若邪盛而投以大参附,一时阳气大旺,病气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6-9.html

足浴治疗小儿夏季_婴儿期保健_【中医宝典】

...、养阴生津。适用于小儿夏季发热、口渴、多尿者。 二香佩兰方 香薷、藿香、佩兰、荆芥、苏叶、蒲公英、金银花、车前草各30克。将诸药浸泡15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度适宜时行足浴,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7天为1疗程...

http://zhongyibaodian.com/yuer/a5788.html

大黄重应用探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必舌黄胸痞,不甚拒按,面色亦带黑滞,所下如胶似漆。 大黄还是重要的止血药。有人治疗大衄血案,77岁高龄大黄重用至60克,釜底抽薪,服一,半夜血止。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总结大黄药证是“痛而秘,烦而,滑而实”,大多体格健壮,口燥舌黄。大黄功效...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089.html

_《儿科萃精》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小儿骨蒸潮热,苏苏然如虫蚀其骨,不能起床,轻手按之不,重按至骨,其蒸手,如火如炙,此肾也。古法主滋肾丸(如黄柏、知母、肉桂等味)。〔真按〕泻肾之,但用熟地二钱,山萸肉、山药各一钱,丹皮、茯苓、泽泻各八分,加炙地骨皮钱半为。附例:...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cuijing/718-14-6.html

清暑之_《医方集解》

...之,脉盛身,谓之中,乃有余之证,头痛壮,大渴引饮,宜用清凉之,薛氏曰,中暍乃阴寒之证,当补阳气为主,少佐以解暑,先哲用乾薑附子,此推内经舍时从证之法也,喝音谒,即暑也,香薷饮乃散阳气导真阴之,若元气虚犯房劳而用之者,适所以招暑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895.html

字解_《景景医话》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读书必先识字,为医亦何独不然。古者造宇之初,义寓于声,[]从齐[齐]声,即有齐[齐]义,齐者平也,药称[]者,即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者寒之,寒者温之之旨.故六淫之外因,饮食伤之不内外因,于我身所本无者,则必散之、泻之、消之、下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48/20.htm

麻黄临证“一知二已”的启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知二已”是古人对于中医疗效的一种描述,意思是见效和治愈都极快,与当今社会对于中医“慢郎中”的印象大相径庭。是古人夸张,还是中医水平今不如古呢?笔者近日临床遇一病史一年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用麻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191.html

共找到131,3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