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以区分寸、关、尺三部,小儿科诊病注重辨形色、审苗窍。后世医家有一指总候三部的方法,是小儿的主要方法。 小儿成人脉有所不同。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以区分寸、关、尺三部,再则小儿就诊时容易惊哭,惊则气乱,气乱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1.html

总论_《古今名医汇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罗东逸曰∶经云∶微妙在,不可不察。古今察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之诊法甚详,法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繁,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病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道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盖由不知为胃气之本源,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mingyihuicui/631-6-14.html

中医脉象之虚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豁然”。这里有迟、大、软、四个条件,其后历代学书籍大多数遵循这些条件,例如《千金方》直录《脉经》原文。《外科精义》:“虚,按之不足,迟大而软,轻举指下豁豁然。”《诀刊误》:“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濒湖脉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6.html

的临床意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疾病的虚实证候。徐灵胎:“虚实之要,莫逃于脉”。虚弱无力,是正气不足的虚证;实有力,是邪气亢盛的实证。 2、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对于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如久病见缓和,是胃气渐复,病退向愈之兆;久病气虚、虚劳,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7.html

什么人可以学习华氏_【中医宝典】

...而不学则怠,中医更应如此,岂能拿别人的生命当儿戏?华氏学在中医上有许多重大突破。经过几年的临床验证,诊病准确率很高,尤其是当前危害人们的重大慢性疾病,一步到位,直指病因。另外华氏学以为准,在许多病的治疗上有很多新的经验理论,比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1.html

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为脉象诊察的方法。 【】 脉象诊察的方法。又称“切脉”、“按脉”或“持”。检查者以食、中、无名三指指端切按被检查者桡动脉的寸口部,探查脉象的变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27.html

单手诊脉是的最大误区_【中医宝典】

...读贵报1月17日第七版思健先生《里的误区》一文,深有感触,文章简短,文笔流畅,把当今某些里的误区揭露到位,入木三分。不过,“用脉搏的均匀度,以分促脉、结脉、代脉或微、散”一节值得商榷。古籍载:数而有止为促,迟而有止为结,止不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258.html

_【中医宝典】

...包括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心肌炎、其它原因的心脏病、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等)、气血郁结,痰饮、食积。促而无力为津伤气脱。心房纤颤或心动过速伴有早期收缩者,多有促脉。 辨识病时,还要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1)象多兼见:时单一脉象较少见,多为几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4.html

切诊之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 (一)脉象的形成原理与的临床意义 脉象与心脏的活动密切相关。因心主血,心脏搏动把血液排人血管,形成脉搏,而血液行于中,除心主血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由各脏腑协调配合才能正常。如肺朝百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肝藏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38.html

妇人脉与小儿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1.妇人脉 (1)月经脉:妇人如无他病,左关尺忽洪大于右是月经将至;寸关脉调和而尺弱或细数者多见月经不利;妇人闭经,尺虚细涩者为精亏血少,迟脉弦涩者多为气滞血瘀。 (2)妊娠:已婚妇女月经停止,来滑数和缓者多为妊娠的表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80.html

共找到193,7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