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下)10克,炒苍术15克,厚朴花12克,炮姜10克,黄连10克,炒杏仁9克,炒薏苡仁30克,砂仁(后下)10克,炒防风12克,败酱草15克,生大黄(后下)3克,生姜2片,14剂,水煎服 。路老认为:疲劳综合征的基本病机可概括为虚与郁,病位...
...经验。主编、副主编41部1800万字医书,其中3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图书奖一、二、三等奖。38项(篇)科研和学术论文获奖。 名医:吴熙的更多内容... 吴氏通管汤...
...柏连松教授从1977年起运用中医传统理论与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及自己在临床上不断的研究探索,研制了“曙光Ⅰ号”注射液,十多年来对其药物配伍及浓度等多次进行改进,此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止血、收敛、抑菌作用。注射液中主药为五倍子(鞣酸)、明矾(...
...谓之(上艹下害),其小者谓之(艹酿)葇,按(艹酿)葇,即香薷也,亦名香葇,《名医》别出香薷条,非,今紫苏薄荷等,皆苏类也,《名医》俱别出之。上菜,中品三种,旧四种,考葱实宜与同条,今并假苏,宜入草部。《食疗本草》水苏(一)一名水苏。熟捣生叶,...
...因家人多病而致力医学,攻研历代名医之书,速成深邃。悬壶济世,洞明药性,虽至重之疾,每能手到病除。大椿精勤于学,平生著述甚丰,皆其所评论阐发,如《医学源流论》(1757)、《医贯砭》(1767)、《兰台轨范》(1764)《慎疾刍言》(1767...
...南北朝时北魏医家。字成伯。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父徐叔响为当时名医。承袭家业,亦有医名。精于脉诊,讲求服食,常服药饵,年垂八十,鬓发不白,力未稍衰。正始元年(504年),为光禄大夫,加平北将军。卒于延昌(...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先世原籍山东诸城,明初迁居直隶(今河北省)盐山边务里,遂为盐山人。家道小康,少时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因其家训教子孙宜训蒙兼习医而益世润身,遂在读书之暇随父习医。 这期间其中医水平不断提高,常为人疏方看病...
...是传记体医史研究,有唐代甘伯宗《名医传》、宋代周守忠《历代名医蒙求》,明代李濂《医史》,清代医史类著作逐渐增多,如:王宏翰的《古今医史》,徐灵胎的《医学源流论》等,基本上都是以医学人物为主体的名医传记性著作。涉及医药卫生各个领域,并以系统...
...神农本草经》白英 味甘寒。主寒热,八疽,消渴,补中益气。久服,轻身延年。一名谷菜(元本误作黑字),生山谷。《名医》曰:一名白草,生益州,春采叶,夏采茎,秋采花,冬采根。案《尔雅》云:苻,鬼目;郭璞云:今江东有鬼目草茎似葛,叶圆而毛,子如耳珰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