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最近破解了可攻击艾滋病病毒抗体的结构,为研制新型艾滋病疫苗提供了线索。美国、英国和奥地利等国科学家已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搞清了“2G12”抗体的结构,并且发现,抗体的两个抗原识别结构彼此互相缠结。科学家们说,这种...
...德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抑制剂,它通过干扰和破坏人体内一种对艾滋病病毒复制有重要影响的酶,间接抑制病毒在体内扩散。 据德新社3日报道,目前用于治疗艾滋病的抑制剂大多数是破坏病毒本身产生的酶,而德国汉堡大学实验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学院则另辟蹊径,...
...不到非正规采血单位献血;使用经过抗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为“阴性”的血液及其制品;接受任何针刺皮肤的医疗操作时,应要求使用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械;处理伤口时,要避免皮肤、眼睛或口腔接触到别人的血液;避免找街头游医拔牙;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
...肝炎病毒中以乙肝病毒的危害影响面最大,乙肝病毒的感染威力是艾滋病病毒的100倍。全球现有3亿人携带乙肝病毒,我国就占了1.5亿。据有关资料,我国现有4000万慢性肝炎病人(主要由乙肝病毒引起,丙肝病毒也可引起),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急性甲型肝炎...
...《今日外科》杂志报道,1b基因型丙肝患者在原位肝移植后的复发率较高。 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研究人员评价了丙肝病毒(HCV)基因型和排斥反应对原位肝移植(OLT)的影响。他们同时还探讨了这些因素对OLT后肝炎复发、移植肝脏硬化的影响。 研究小组...
...我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和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和非法娱乐场所的增加以及性观念的开放,再加上高危人群的家属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艾滋病病毒,我国的艾滋病传播已从高危人群转向普通人群。同时,早期感染艾滋病病毒者从...
...美国科学家近日在第11届美国逆转录病毒年会上指出,很多发展中国家常用的切断艾滋病病毒(HIV)母婴传播途径的疗法虽十分有效,但由此产生的抗药性问题可能使这些母亲在日后的治疗中处于不利地位。 这种疗法使用一种名为“nevirapine”的...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要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一般将容易感染某种传染病的人称为易感人群。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也就是以对艾滋病有高度危险的人群是哪些呢?首先是男性同性恋者或妓女嫖客。妓女嫖客间性关系混乱...
...病毒后,由于个人免疫力不同,大约有60%-70%的人会被感染。感染后3-6个星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1-2个星期后症状自动消失,此后的11年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处在疾病潜伏期,表现得和正常人没有两样,但由于携带了病毒,他们可以把艾滋病传播给...
...他汀类药物的抗丙肝病毒活性,这些药物分别为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当单独检测他汀类药物时,除了普伐他汀的所有药物都能抑制丙肝病毒的复制,其中氟伐他汀的效果最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效果中等,而洛伐他汀的效果则比较...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