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是以烦渴、多尿、低比重尿为临床特征的内分泌疾病。1910年pronl氏首先注意到垂体后叶疾病产生尿崩症症状。现已查明尿崩症是以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所致,但也可由于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而引起,前者称为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
...尿崩症常伴烦渴多饮,或发热,脱水,甚或抽搐。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简称AVP)缺乏、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以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本病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病变所致,但部分病例...
...【概述】 尿崩症(diabetes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hormone,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
...儿童做噩梦是正常现象,但德国医学专家指出,如果儿童频繁做噩梦并且因此害怕睡觉,家长就该寻求医生的帮助了。 据德新社10日报道,德国首都柏林市一家医院研究睡眠紊乱的主治医师阿尔弗雷德说,如果孩子长期频繁做噩梦,比如连续3周每周3次做噩梦,...
...下降。【症状】尿崩症可逐渐或突然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往往唯一的症状是极度口渴和大量排尿。病人大量饮水每天4000~40000ml,以补充尿中丢失的液体量,如果丢失的量不能及时补充,则很快出现脱水,发生低血压和休克。病人夜间也频繁大量排尿。【...
...尿崩症确立后,必须将中枢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精神性多饮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多饮相鉴别: 1、中枢性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诊断一旦成立,应进一步明确是部分性还是完全性;无论是部分性还是完全性中枢性尿崩症,都应该努力寻找病因学依据,可通过测视力、...
...吗? 答:北京儿童医院门诊部魏新苗:孩子如果出现腹泻,可以在家治疗,尤其以前得过类似疾病。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如果家长贸然地带孩子就诊,可能会加重病情。但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一旦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 1....
...mmol/kg,就应适当减少蛋白质摄取量,每天少于1g/kg,但注意不要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常用的药物:①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②吲哚美辛(消炎痛),每天3mg/kg,单独用或合并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用。 肾性尿崩症的治疗有后天原因者应消除...
...通过对31例中枢性尿崩症、43例下丘脑-垂体区病变及12例结核性脑膜炎行mri检查;分析了丘脑和神经垂体的mri改变,探讨尿崩症与病变的关系。发现中枢性尿崩症垂体后叶高信号96.8%消失,呈低信号;继发性尿崩症在下丘脑-垂体区存在浸润灶,...
...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而且无论用什么药物,都要注意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服药期间要多给孩子喝水,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孩子身体的毒害。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