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胀专着。三卷。清·郭志邃撰于1675年。作者鉴于痧胀病症发病多、传变快,治不对症,命在须臾,遂搜求前人有关痧胀的医学文献和学术经验,总其大纲,撮其要领,编成此书,系统全面地论述痧胀。上卷列痧胀发蒙论、痧胀要语及痧胀脉法;相当于总论。中卷...
...问∶“痧胀,有愈而屡屡复发者矣。若麻疹,有愈而屡屡复发者乎?”曰∶”无有。”然则谓麻疹即痧胀,谬矣。使有犯麻疹复痧胀,乃即以治麻疹法治之,误莫大焉。故曰麻疹后复痧胀,不可不知。【治验】一王日斯幼女,正月间,麻疹后,泻痢白色,治之稍安。骤然...
...麻疹之发,因伤风热故身体壮热,咳嗽烦闷,即是 疹之候。麻疹在他方,有名厝子,有名蚤疹,在 李则名痧子,而痧胀亦名为痧,不可不辨。麻疹因伤风,肌表必虚,则毒瓦斯乘虚而泄,故药虽或凉仍可用热饮。若痧胀,或因秽气所触,或因暑气所感,或动时行不正...
...作者:? 朝代:? 年份:? 序 刻脉症治方序 刻脉症治方小言 脉症治方凡例 卷之一\风门(中风瘫痪疠风惊风附 伤风) 中风(附瘫痪疠风惊风) 伤风 卷之一\寒门(伤寒 中寒 瘟疫大头病附 内伤脾胃附) 伤寒 中寒 温疫(大头病附) 内伤...
...一二剂,复投别症之药,致痧患复发,茫然不觉,乃曰治痧无效,不足信也。不知治痧用药,稍或不合,势必痧毒内攻而毙。则始终受迷于痧胀之害者,又其一。更不特如是己也。或痧症有时汗出如油,误服酸敛固表之味;或痧症有时寒热无汗,误服升提温散之方;或痧症有...
...汁服方寸匕,日三,小便极利则瘥。地肤汤,治下焦诸结热,小便赤黄,数起出少,大痛或便血者,温病后余热,及霍乱后当风取热,过度饮酒房劳,及步行冒热,冷冻饮料逐热,热结下焦及散石热动关格,少腹坚,胞胀如斗大,诸淋服之即通方。地肤草(三两) 知母 ...
...通气汤,主胸胁满气噎方。半夏(八两,洗) 生姜(六两) 桂肉(三两) 吴茱萸(三十枚)凡四物,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半夏麦门冬汤,治胸满短气方。半夏(一升,洗) 麦门冬(一升) 生姜(八两) 桂肉(二两) 葱白(一虎口)蜜(二合) ...
...或谓余曰∶“痧胀之发,即麻疹也。子于痧胀,特多放痧之法尔,不知所放之痧,即放麻疹之胀气也。安得云麻疹非痧胀之标,痧胀非麻疹之本欤?余曰∶“我见麻疹从伤风咳嗽而发者,有矣,未闻有感秽气发麻疹,感热天暑气发麻疹者。岂非麻疹自有麻疹病,痧胀自有...
...温服。如圣散 治痧咽喉肿痛,此方主之。牛蒡子 苏梗 薄荷 甘菊 金银花 川贝母 连翘 枳壳(各一钱) 桔梗(五分) 乌药(四分)水煎,微温,加童便冲服。宝花散 此治痧之仙剂。郁金(一钱,凡方中用此味后有痧方,余议当阅) 细辛(三两) 降香(...
...下地, 胀腹满当归 升麻 桃仁(各一钱) 红花 甘草(炙,三分) 生地 熟地(各五分)一方加枳壳(五分)。本方加大黄、麻仁,名当归润肠汤,治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