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选读》教材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术数” 语出《素问·上古天真》,五至七版均谓恰当运用各种养生或修身养性的方法。笔者认为从“术”所指技术、技巧、手段、方法等而言,此指导引、按跷、吐纳等尚可,但把“数”“术”混同作方法讲则绝不可,否则就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内经》的深刻含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39.html

张重华_3、中药的“”“”及其他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其实,所谓“药”“补药”也是相对而言的。补药的药性也有二重性。它有虚的一面,也有用之不当容易碍及产生其他不良反应的一面。况且有些“补药”药性偏激,用之过久,也会干扰人体正常的阴阳平衡,并不是只有百利而无一弊的。相反,药药性多峻烈,...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zhonghua/606-7-3.html

张聿青先生传_《张聿青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问,浓朴花性味何等也陈曰、本草详之耳。曰、本草多矣。若某某若某某,吾皆诵习之,未见有此药也,敢问何出。陈语塞,久乃言曰、大约浓朴相似耳。先生正色曰、愿君诫之。治病非儿戏,陈唯唯不能答。先生遂定方,用熟地肉桂等。陈与病家皆难之。先生毅然曰、...

http://qihuangzhishu.com/612/3.htm

知者乐 仁者寿 ——读《国医大师谈养生》_【中医宝典】

...34人活到90~100岁,12人活到100岁以上。被称为“药王爷”的唐代名医孙思邈更是活到101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确实是稀有之事。 最近欣喜地读到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推出的力作——《国医大师谈养生》,该书对现今最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264.html

中医养生食疗_【中医宝典】

...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养生之道 各有所长 黄帝内经》说治病是“聚毒药以之”,而不是说“聚药以之”。因此,无论食品、药物甚至毒药都是同源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33.html

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_《儒门事亲》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颇甚则传久而难已,更甚则暴死。若先固其元气,以补剂之,真气未胜,而已交驰横骛而不可制矣。惟脉脱、下虚、无邪、无积之人,始可议;其余有积之人而议者,皆鲧湮洪水之徒也。今予吐、汗、下三法,先去而元气自复也。况予所...

http://qihuangzhishu.com/639/19.htm

中药调理治病八法 从一到十谈养生⑧_【中医宝典】

...急、缓等差别,所以下法有寒下、温下、润下、逐痰、逐水、逐瘀以及兼施的区别。 下法是现在很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特别是用于通便。中医有一句古话叫“实证易泻,虚证难”,实证用下法效果明显,大便不通用泻药马上就能见效;上火了,用清火药,很快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075.html

兼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扶正并用的治法。适用于实正虚,恐伤正,虚惧助,需扶正同时进行的病证。如热病结肠胃,气虚而大便秘结,用黄龙汤扶正攻下,以人参、当归、大枣、甘草虚扶正,以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泻下。...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403.htm

精方围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往往集、清、消等于一方,对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有兼顾,功效广泛,作用分散,其力量相对柔和,意在缓慢调治。多数慢性疾病,病情稳定阶段,正邪相持,单补益有助之弊,单祛邪有戕正之虞,应补虚兼顾,长期调治,犹如抽丝剥茧,逐渐消减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86.html

治病求本_《轩岐救正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愚按玉机微义曰∶经云∶治病必求其本.本于四时五脏之根也.故洁古张先生云∶五脏子母鬼微正.若不达其旨意.不易得而入焉.徐用诚先生云∶凡心脏得病必先调其肝肾二脏.肾者心之鬼.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此心病先求于肝清其源也.五脏受病必...

http://zhongyibaodian.com/xuanqijiuzhenglun/698-12-10.html

共找到809,6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