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则知治肺即治太阳矣.法宜清泻肺火.疏利肺气.肺气清.则太阳之气自清.而衄不作矣.风寒外来.皮毛洒淅无汗者.麻黄人参芍药汤如肺火壅盛.头昏痛气喘.脉滑大数实者.人参泻肺汤.加荆芥粉葛蒲黄茅根生地童便.久衄血虚.用丹溪止衄散.加茅花黄芩荆芥...
...岐天师曰∶火气郁勃于上焦,不能分散,故上冲而为吐血、衄血也。七孔流血者,乃肾虚热也。用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骨碎补治之。(《秘录》)冯鲁瞻曰∶鼻衄者,或心或肺或胃蕴热过极,迫血妄行,上干清道而衄也。鼻气通于脑,血上溢于脑,故从鼻而出,...
...鼻出血 [nosebleeding] 衄,鼻出血也。从血,丑声。——《说文》。俗字作衂 春不鼽衄。——《素问·金匮真言论》 此人奉使出门,卒尔鼻衄。——《大庄严论经》 泛指人体各部位的出血 [bleed]。如:耳衄;齿衄 畏缩 [...
...更入麝香一钱研匀,少少吹入鼻中,立止。治鼻衄久不止,血余散方乱发(灰一钱) 人中白(半两) 麝香(半钱)上三味,同细研匀,每用吹一小豆许,入鼻中。治鼻久衄不止。阿胶汤方阿胶(炙燥二两) 蒲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
...《唐韻》《集韻》《韻會》𠀤女六切,音忸。《說文》鼻出血也。《素問》鼻衄。 又脾移𤍠于肝,則爲驚衄。 又《廣韻》挫也。《綱目集覽》敗北曰衄。《曹植·求自試表》師徒小衄。《風俗通》且有强兵良謀,雜襲繼踵,每輒挫衄。 又《魏志·裴松之註》...
...证名。指鼻出血。《内经》对此有丰富的论述。《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但“鼻衄”之证名,则见于《千金要方》卷六。《证治准绳·杂病》:“衄者,因伤风寒暑湿,流动经络,涌泄于清气道中而致者,皆外所因。积怒伤肝、积忧伤...
...目录 《四川中医》清火止衄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四川中医》:清火止衄汤【处方】炒黄芩10克,山栀10克,丹皮10克,生地12克,赤芍10克,侧柏叶10克,白茅根30克,水牛角(先煎)30克,炒牛膝6克,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
...目录 《刘奉五妇科经验》凉血止衄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刘奉五妇科经验》:凉血止衄汤【处方】龙胆草9克 黄芩9克 栀子9克 丹皮9克 生地15克 藕节30克 白茅根30克 大黄1.5克 牛膝12克【功能主治】清热平肝,凉血降逆。治...
...伤寒,是寒气客于皮肤,搏于血气,腠理闭密,气不得宣泄,蕴积毒瓦斯,故头痛、体疼而壮热。其鼻衄,是热搏于气,而乘于血也。肺候身之皮毛,其气开窍于鼻。蕴寒先客皮肤,搏于气而成热,热乘于血,血得热而妄行,发从鼻出者,名鼻衄也。凡候热病而应衄者,...
...此病以养胃阴和法。(酒热伤胃)生白扁豆 北沙参 麦冬 白粳米血行清道。从鼻而出。古名曰衄。与浊道之吐咯者不同。清道即指至高之分。由山根以上睛明之次而来也。其穴乃手足太阳足阳明。阴阳跷五脉之会。及冲脉交会其间。可见诸经皆能为衄。不独肺胃而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