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药制法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山茱萸 热汤泡软,剥去核。吴茱萸 热汤泡,去头,晒干用。巴豆 去油净。本草云∶生温有毒,熟寒无毒。今之去油,生用为避寒也。殊不知寒不足避,当避其大毒。况《本经》全无去油之制法。陶氏煮令黄黑,然亦太过,不如去其心膜者,五度换水,各煮一沸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13-11.html

制法_《中药炮制》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火制法是药物直接用火或间接用火加热,加入不同辅料或不加辅料进行不同处理的方法。火制法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医疗的要求及制剂的需要以除去药物的毒性,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疗效,缓和药物的烈性。火制法是炮制过程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操作方法不当时,可...

http://qihuangzhishu.com/131/18.htm

石青制法_《外科十三方考》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处方】 白砒(二两) 硫黄(四两)【制法】(1)将砒、硫共研细末,投入倾银罐内,上覆铁板一块,以铁丝缚紧,再用盐泥将罐全体封固(或以醋调石膏亦可),俟干听用。(2)将已干丹罐放木炭火中烧之,揣度罐中药已熔化(约香三炷),乃取出待冷,剥除...

http://qihuangzhishu.com/886/19.htm

眼科正品合用药味并制法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行血退热,明目除昏。【谷精草】 (味辛性温,酒洗。)除风热,治阳明热齿痛,除翳障明目。【石膏】 (味淡性寒,火 。)泻胃火,除阳明头目热壅胀痛。【磁石】 (味酸咸性寒平,火 。)醋淬为末入药,滋阴益肾,降火明目。【人参】 (味甘,性温...

http://qihuangzhishu.com/336/976.htm

卷三十九 洭、深水、钟水、耒、洣、漉、浏、赣、庐江_《水经注》

...洭出桂阳县卢聚,水出桂阳县西北上驿山卢溪,为卢溪水,东南流径桂阳县故城,谓之洭。《地理志》曰:洭出桂阳,南至四会是也。洭又东南流,峤水注之,水出都峤之溪,溪水下流,历峡南出,是峡谓之贞女峡。峡西岸高岩,名贞女山。山下际有石,如人形...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856.html

点眼金华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圣济总录》点眼金华水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点眼金华【处方】黄连末1分,杏仁7枚(去皮尖双仁,细研),硇砂1块(豌豆大,研),乳香1块(黑豆大,研),铜绿1字(煅过),腻粉1钱匕(研),青古老钱3文(与诸药同浸...

http://zhongyaofangji.com/d/dianyanjinhuashui.html

制法备录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之良也。甫谓蓄药颇易,制药为难。市缠坊肆惟有生药,而凡制练之精要者,为尤难得。若非医家从容制炼,以备仓卒之需,又安能解倒悬之厄耶?不然则如临阵用兵,总非素炼,曷以取胜?春甫目击斯弊,故悉考制法,裒集成帙,以为好生者共焉!...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758.htm

其他制法--中药炮制学(第十讲)_【中医宝典】

...一、复制法 将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多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称复制法。 复制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如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用辅料制后均可降低毒性。(2)改变药性。如天南星,用胆汁制后,其性味由辛温变为苦凉,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615.html

茯苓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普济方》导茯苓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导茯苓汤【别名】茯苓导水扬(《医宗金鉴》卷五十四)。【处方】泽泻 赤茯苓 白术 麦门冬(去心)各90克 紫苏 木瓜 槟榔各30克 陈皮 砂仁 木香 大腹皮各22.5克【...

http://zhongyaofangji.com/d/daoshuifulingtang.html

卷二十二 颍、洧、潩、潧、渠沙_《水经注》

...颍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秦始皇十七年,灭韩,以其地为颍川郡,盖因水以著称者也。汉高帝二年,以为韩国。王莽之左队也。《山海经》曰:颍出少室山。《地理志》曰:出阳城县阳乾山,今颍有三源奇发,右水出阳乾山之颍谷。《春秋》颍考叔为其封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839.html

共找到139,3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