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小蒜、茆蒜、荤菜。 气味 (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 时气温病(初起头痛壮热,脉大)。用小蒜一升捣汁三合,一次服下。不愈,可再服一次。 干霍乱(不得吐泻)。用小蒜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一次服下。 长年心痛,用小蒜煮成浓汁,勿沾盐,...
...耳廓癣 开始为红色丘疹、水疱。继而脱屑并逐步向四周蔓延扩大成大片红斑,上覆鳞屑。边缘清楚,有丘疹或水疱。可延及外耳道、全耳、颈面部。患者多有局部外用皮质激素史。自觉瘙痒明显,常为一侧。可伴手足癣、体股癣、头癣等。刮取鳞屑加10%KOH液...
...(《别录》下品) 【释名】小蒜(《别录》)、茆蒜(音卯)、荤菜。 时珍曰︰蒜字从(音蒜),谐声也。又象蒜根之形。中国初惟有此,后因汉人得胡蒜于西域,遂呼此为小蒜以别之。故崔豹《古今注》云︰蒜,茆蒜也,俗谓之小蒜。胡国有蒜,十子一株,名曰胡...
...(形声。从木,叔声。本义:花椒) 同本义。芸香科植物 [Bunge prickly ash]。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具香气。单数羽状复叶,果实作调味料,并可提芳香油入药。种子可榨油,叶制农药 焚椒兰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椒科(...
...(一)发病原因 引起本病的致病真菌有多种,如紫色发癣菌(T.violaceum)、红色毛癣菌(T.rubrum)、须癣毛癣菌(T.metagrophytes)、石膏样毛癣菌(T.gypseum)及犬小孢子菌(M.canis)、石膏样小孢子...
...癣发于肺之疯毒.若疥则属于脾之湿热矣.总不外乎风热湿虫四者相合而成.其形有六.搔之起屑者为干癣.有汁水者为湿癣.不知痛痒者为风癣.即顽癣.坚浓如牛领之皮者为牛皮癣.白点相连者为马皮癣.轮廓全无纵横不定者为刀癣.戴院使云.疮有恶疮.癣有顽癣...
...者,加芒消半两。【各家论述】1.《退思集类方歌注》:肺与大肠为表里,肠间水气不行于下,以致肺气胶郁于上而燥热之甚。用防己疗水气,椒目治腹满,葶苈泻气闭,大黄泻血闭,急决大肠之水以救肺金之膹郁,不治上而治下,故用丸剂也。2.《中国医学大辞典》...
...微寒。主疗下部及脱肛。日华子云∶生铁 后飞淘去粗,赤汁烘干用。治癣及恶疮疥,蜘蛛咬,蒜磨生油敷并得。《肘后方》∶治熊虎所伤毒痛。煮生铁,令有味,以洗之。《千金方》∶治耳聋。烧赤投酒中饮之,仍以磁石塞耳中,夜去之,旦别着。...
...国语辞典 斑白的頭髮。 北齊書.卷二十.慕容紹宗傳:「吾自年二十已還,恒有蒜髮,昨來蒜髮忽然自盡。」...
...(《拾遗》) 【释名】(音历)、泽蒜。 【集解】颂曰︰江南一种山蒜,似大蒜而臭。 藏器曰︰泽蒜根如小蒜,叶如韭。又生石间者名石蒜,与蒜无异。 时珍曰︰山蒜、泽蒜、石蒜,同一物也,但分生于山、泽、石间不同耳。人间栽莳小蒜,始自三种移成,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