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桂枝汤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桂枝汤,其方原为治中风而设也。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缓脉与迟脉不同,脉搏以一息四至为准,脉迟者不足四至,若缓脉则至数不改似有懒动之意),名为中风。 《伤寒论》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脉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271.html

小儿诸疾约言_《医圆通》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气为主,桂枝汤是也。初现点,以升解发透、出透为主,升麻葛根汤是也。痘现齐,以养浆为主,理中汤是也。浆足疮熟,以收回为主,潜阳丹,封髓丹是也。此乃痘科首尾不易之法。至于坏证,如灰黑平塌不起,空壳,无脓者,真元之气衰也。宜回阳,白通汤,回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fayuantong/112-5-13.html

领悟扶阳学术思想要先学好《伤寒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医界有一个以重点应用并善于活用四逆汤等经方为代表的学术流派叫做“扶阳派”,又称为“火神派”,李可老中医又称之为“古中医派”,这个学术流派的创始人为清末伤寒大家郑钦安,自其《医理真传》、《医圆通》...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417.html

中医常用内治八及施护:汗_中医疗法中医护理_【中医宝典】

...解的治法。 1、应用要点 (1)解表:通过发散,以祛除表邪,解除表证。由于表证有表寒、表热之分,因而汗也有辛温、辛凉之别。辛温解表代表方有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败毒散;辛凉解表以桑菊饮、银翘散等代表方。 (2)透疹:通过发散,以透发疹毒。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630.html

桂枝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奇效良方》桂枝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桂枝汤 《伤寒论》桂枝汤 《伤科补要》桂枝汤 《普济方》桂枝汤 《圣济总录》桂枝汤 《保命集》桂枝汤 《千金》桂枝汤 《外台》桂枝汤 《圣惠》桂枝汤 《外台》桂枝汤 《回春》桂枝汤 《摄生...

http://zhongyaofangji.com/g/guizhitang.html

胃病不食_《医圆通》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阳衰则阴盛,阳虚二字,包括七情在内,论阳虚,是总其名也。阴主闭藏,故不食。此等病人,必无外感,饮食病情为难。宜扶阳,扶阳二字,须按定上中下部位。阳旺阴消,而食自进矣。因阴虚者,阴虚则火旺。阴虚二字,有外感客邪,随阳经而化为热邪伤血,按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12/7.htm

两手膀背痛_《医圆通》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按膀背痛一证,有因外感风寒,闭塞经络而作者,有因中气不足,内寒阻滞而作者。因外感风寒而致者,其人定多畏寒恶风,或发热而兼头疼。宜宣散,如桂枝汤、羌活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之类。因中气不足而致者,由中宫素虚,真气不能充周四体,寒邪痰湿,亦...

http://qihuangzhishu.com/112/21.htm

头痛_《医圆通》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恶风,主以桂枝汤。恶寒无汗,主以麻黄汤。是顺其本经之气机也。二曰阳明头痛,额前、眉棱、眼眶胀甚,脉长,恶热,主以葛根汤。是顺其本经之气机也。三曰少阳头痛,而两侧独甚,寒热往来,目眩口苦,主以小柴胡汤。是顺其本经之气机也。三阳之气机顺,邪不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fayuantong/112-3-8.html

把握经方汗之度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微似汗”之外,经方汗应用还有另一个准则,即“汗出彻身”。 ●“微似汗”和“汗出彻身”强调了祛邪扶正的两个侧面,汗之度即在于对二者的把握。 ●表实邪盛之人,应处以较峻之法,务求“汗出彻身”;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032.html

喘证_《医圆通》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壅于胸膈,呼吸错乱,而喘证立生。宜仍举其所陷之邪,如桂枝汤去芍药倍桂,或重加甘葛以举之类。俾欲出者,仍从外出,以解透为妙也。因胃火上攻而致者,由胃中素有伏热,或与外来之热邪相协,或胃中有停滞生热,热甚则邪火上攻,热逼于肺,气无所主,呼吸...

http://qihuangzhishu.com/112/33.htm

共找到114,7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