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热积于内所致的胃脘痛。《症因脉治》卷一:“七情六欲之火,时动于中;膏粱炙煿之热,日积于内。热积成燥,积热之痛作矣。”其证胃脘痛时作时止,口渴唇燥,痛则多汗。治宜清热和胃,用栀连清胃汤。有下症者,用神芎丸。《寿世保元·心胃痛》:“以...
...主要原料:猪腰子2对(约重500克),核桃仁100克,鸡蛋1个,水淀粉15克,葱段、姜片各5克,酱油20克,植物油500克(耗油75克),精盐、味精、料酒少许。制作方法:核桃仁洗净,在油中炸呈深黄色捞起,撒上少许花椒、盐末。将腰子洗净,...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的疼痛,俗称“心口痛”,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消化道病症。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 中医学认为,胃脘痛常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生冷,以致脾胃损伤:或肝郁犯胃;或劳倦过度,脾胃受损所致。临床...
...病证名。冷饮内伤,阴寒凝积所致的胃脘痛。《症因脉治》卷一:“二便清利,手足逆冷,口吐涎沫,得寒饮则甚,此积冷症也。”治用豆蔻丸。《类证治裁·胃脘痛》治以辛热通阳,用术附汤加厚朴、草蔻。《医学三字经·心腹痛胸痹第七》以理中汤加附子、肉桂主之...
...关键词:胃脘痛 从肝论治 胃脘痛是消化系多种疾病常见的主要证状,因六淫、七情犯肝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胃脘,均可导致胃气上逆而脘痛发作,临床上有一些反复发作性脘胁胀痛不愈从肝着手用药而获显效,现介绍如下。 1从肝论治生理病理基础 肝与胃经脉...
...证名。由病延日久,或郁火伤阴所致胃脘痛。见《医宗己任篇·四明心法》。证见脘痛时作,缠绵难愈,舌红口干,时或嘈杂,大便干结等。治宜养阴和胃,佐以泄肝,方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切忌香燥疏气。参见胃脘痛条。...
...【原料】核桃仁60克,韭菜白250克,麻油30克,食盐1.5克。【制法】将核桃仁先用沸水焯约2分钟,捞出后撕去表皮,冲洗干净,滤干水装于碗内,韭菜白择洗后,切成3厘米长的段待用。炒锅烧热后,倒入麻油,油热时下入核桃仁翻炒至色黄,再下韭菜白...
...温脾酒主治脘腹冷痛,大便秘结或久痢。 【来源】《杂病广要》 【配方】干姜、甘草、大黄各30克,人参、制附子各20克,黄酒500克。 【制法】将上药共捣细,用酒浸于净瓶中,5日后开取,去渣备用。 【主治】脘腹冷痛,大便秘结或久痢。 【用法】...
...(风寒、暑热)【外感胃脘痛之症】向无此症,偶值时令暴寒,心下闷痛,恶寒厥冷,二便清利,口吐冷沫,此寒邪入胃,凝结痰饮食积,卒然暴痛之症也。若时令暴热,心下忽绞痛,手足虽冷,头额多汗,身虽恶寒,口燥舌干,大便虽泻,溺色黄赤,此湿热所伤之症也...
...病证名。指胃痛因痰饮而发。《东医宝鉴·胃脘痛》:“痰饮胃脘痛。胃中若有流饮清痰作痛,腹中漉漉有声,及手足寒痛,或腰膝背胁抽掣作痛。宜用小胃丹、控涎丹、三花神佑丸、芎夏汤、加味二陈汤、加味枳术丸。”参见痰积脘痛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