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巧对联_【中医宝典】

...明朝对联大师解缙,一生不知作过多少妙联,令人赞叹不已。其中有这样一副用药用植物作奇巧对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于冬末春初开放,桂花和玫瑰花于夏秋时节开放,故照应上句“春香秋香”。真可谓对得奇巧奥妙,名不虚传。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00.html

孟姜女庙对联_古代美女_【文学360】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著名对联而名闻天下。 这副对联相传是南宋状元王十朋所撰。它利用中国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特点,叠音叠义,描绘了海潮涨落,浮云长消自然景象,显示了自然界变幻多姿景色,读后使人产生无限遐想是自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471.html

中药对联集锦_【中医宝典】

...对联是我国文学特有语言艺术形式,它具有言简意赅、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特点。它与中医药文化结合,形成饶有风趣中药对联。 一匹天青缎,六味桃仁杏仁柏子仁,仁心济世;天仙凤仙威灵仙,仙方救人。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01.html

苏轼故事年少轻狂_文学家_【文学360】

...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其母程氏回来后,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78.html

中医药名对联三_医药对联_【中医宝典】

...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认生地熟地。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霍香木香。 有位中医,善用中药名做对联,一天,客人一进门就指着门口灯笼说“灯笼灯笼,纸(枳)壳原来只防风。”医生笑对道“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客人进院后,赞叹道”避暑最...

http://zhongyibaodian.com/duilian/a11129.html

苏轼故事三人对必有我师_文学家_【文学360】

...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小妹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轻柔和柳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皎,又兼顾梅花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86.html

岑参故事教子

...公元752年,一天,岑参在武威办完军务,赶回西域,途经赤亭,戍边士兵让他题词、赋诗。岑参和这些士兵是老熟人了,也不托词。刚题完一首诗,不料,挤在当中一个小孩,随口吟了出来。岑参有些吃惊,这里还有这样孩子。士兵告诉他说“这个小孩子是...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04.html

中药数字对联_中医文化中医八卦_【中医宝典】

...文人墨客把数字命名中药巧妙地写成对联,别有一番情趣,令人拍手叫绝。下面略举两则,以飨读者。 古时候,有一穷秀才,在过年时候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这副对联上联是“二月兰、三白草、四叶参、五味子;下联是六神曲、七叶莲、八厘麻、九里香...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32.html

药店招牌巧成对联_【中医宝典】

...一日,纪晓岚随乾隆皇帝游杭州,在大街上,乾隆见一块黑漆金字招牌,顿时计上心来,有意考考纪晓岚才学,因此佯问“这是什么?”纪晓岚心中明白,也不直答。他见招牌上写着“黄杨木梳”四字,便说“这是对联。” “对联安有成单之理?”乾隆乘机反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621.html

苏轼故事苏轼对联退敌_文学家_【文学360】

...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居心求和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数字恰与后面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苏轼,大笔一挥,...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65.html

共找到937,1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