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四两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半夏二两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寒病,胸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甚则喜悲,时发眩,仆而不知人,此寒邪乘心也,通脉四逆汤主之;其着也,则肘外痛,臂不能伸,甘草泻心汤主之。...
...柴胡,其说误解。恶皂角,畏女菀、藜芦。〔利〕苦微寒,入肝、胆、三焦、心包四经,为少阳表药,故治疟发表和里退热,主清阳上行;解郁调经,宣畅气血,主阳气下陷。治上焦肝气,前胡半夏为使;行三焦胆经,黄芩为佐;行心包肝经,黄连为佐。〔修治〕二月八月...
...柴胡皂甙(saikosaponins)a~d,并含菠甾醇(spina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22-豆甾烯醇(△22-stigmastenol)、福寿草醇(adonilol)及少量挥发油。 性味 性微寒,味苦。...
...服完。5、眼睛昏暗。用柴胡二钱半、决明子七钱半,共研为末,人乳调匀,敷眼上。6、积热下痢。用柴胡、黄芩等分,半酒半水煎至七成,待冷定后空心服下。《本草备要》柴胡宣,发表和里,退热升阳苦平微寒,味薄气升为阳。主阳气下陷,能引清气上行,而平少阳...
...和解供,(少阳为半表半里,汗、吐、下皆在所禁,法当和解,此方主之。)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与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此和解少阳之主方。柴胡升阳达表,黄芩退热和阴,半夏和胃而通阴阳,参、甘、姜、枣补中气,调营卫,经言“交阴阳者,必和其中”是...
...目录 《医学入门》柴胡抑肝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入门》:柴胡抑肝汤【处方】柴胡7.5克 赤芍 牡丹皮各4.5克 青皮6克 连翘 生地各1.5克 地骨皮 香附 苍术 山栀各3克 川芎2.1克 甘草0.9克 神曲2.4克【...
...讲到发烧,恐怕每个人都有切身的体会。对发热的诊治,中西医学有不同的方法。但两者相比,中医诊治发热更富有特色。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在讲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来观察一种生活现象,如果我把一个高热的病人比作一壶正在烧开的水,“退热”就是要使这壶...
...”二字来反驳。近人章次公用大剂量(30~60克)柴胡治热病,谓其“退热通便,稳当无比”。名老中医裘沛然也说:“就以柴胡一药而言,通过学习,深知从前所谓‘柴胡劫肝阴’其说之非,一般医家多以头目眩晕为肝阳上亢,柴胡劫肝阴,故为禁药,然在大论中以...
...腹部未见异常。脉症分析:产后瘀血未尽,蓄于胞宫,与热结于阳明,故而屡屡发热。治当表里双解,逐瘀导滞,拟大柴胡汤加味。柴胡15g 黄芩10g 半夏10g 枳实10g 赤芍15g 川军10g 芒硝6g 党参10g 蝉衣10g 僵蚕10g 甘草6...
...柴胡注射注治疗感冒、退热较普遍亦少有过敏反应。而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人们接触化合物产品种类日趋繁多,饮食范围及食品结构也有极大改观,加之生态环境的污染失衡,使人体处于多元化状态,对药物的接受代谢及反应也会发生些许变化莫测。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